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二
〔宋〕
桑条索漠楝花(1)繁,风敛(2)余香暗度垣(3)。
郊野桑枝招展,柳丝繁花装点春的容颜,风把香味收起悄悄的吹过墙垣。
黄鸟(1)数声残午梦(2),尚疑身属半山园(3)。
黄鸟数声啼叫惊起了午间的残梦,疑疑惑惑,我还以为身在旧居半山园。
小提示: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二》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这两首诗都是题壁诗,其中第一首广为流传。第二首诗中,作者将眼耳自身的通体感受,浓缩在二十八字之中。所写虽片刻间景象,却见出作者体物之心细如毫发。最后所写午梦残破颇有“梦里不知身是客”意蕴。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是王安石题在杨德逢屋壁上的一组诗。王安石于神宗熙宁九年(1076)二次罢相后,直到哲宗元祐元年(1086)因病逝世,在金陵郊外的半山园居住长达十年。据李壁《王荆文公诗笺注》,王安石故居距城七里,距紫金山亦七里,路程恰为由城入山的一半,故安石晚年号半山老人,园亦因此得名。在这段时间里,王安石与隐居紫金山的杨德逢交往甚密。在王安石诗集中,作者所写有关杨德逢的诗,至今尚保存在十首以上。其中《示德逢》七律一首,对了解杨的为人较有帮助。诗一开头就说:“先生贫敝古人风,缅想柴桑在眼中。”“柴桑”是陶渊明隐居之所,可见王安石是把陶杨看成同一类型的人物的。李壁说作者和杨是“邻曲”,其实杨居山而王居园,并非近邻。所以王安石有《招杨德逢》七绝云:“山林投老倦纷纷,独卧看云却忆君。尚无心能出岫,不应君更懒于云。”是希望杨尽快到半山园来晤聚。而从此题壁诗第二首来看,显然王安石是写他在杨家里午睡的情景。可见两家住处并不很近。半山园约落成于元丰二年至五年(1079—1082)之间,这首诗应当是元丰前期的作品。李壁注引《冷斋夜话》:“山谷(黄庭坚)尝见荆公于金陵,因问垂相近有何诗,荆公指壁上所题两句‘一水护田’云云,此近所作也。”如此说可信,而黄庭坚仅在元丰三年(1080)下半年由汴京到江南,则此二诗或即这一年暮春时所作。
相关诗词
-
夏日闲书墨君堂壁二首·其二
归来山中住,便作山中人。冠带亦自闲,累月不着身。散发层岩阿,濯足清涧滨。石藓黏简册,松风堕衣巾。乡里多旧游,不厌过从频。山肴与野酿,待我如佳宾。有召即走赴,爱其爱我真。常恐礼数乖,取问吾交亲。正此一夏乐,忽兹遘萧辰。还愧拥千骑,又走西道尘。
-
书驿壁二首·其二
峡中山多甲天下,万嶂千峰通一罅。峒民无地习耕稼,射麋捕虎连昼夜。女儿薄命天不借,青灯独宿江边舍。黎明卖薪勿悲咤,女生岂有终不嫁。
-
题道傍壁二首·其二
湖废财存十二三,拍堤涨水尚如蓝。吾庐隐翳初非意,颇欲临流结草庵。
-
戊午元日读书至夜分有感二首·其二
强戴罗幡怯岁增,光阴堪叹捷飞腾。檐间点滴新春雨,窗下青荧半夜灯。傍架讨寻书散乱,倚屏吟啸发鬅鬙。极知老境惟当佚,绝学端居恨未能。
-
书斋壁二首·其二
落魄人间不记年,晚营茆栋镜湖边。室空惟是四壁立,面瘦渐生双颊颧。地僻门无残客到,岁丰路有醉人眠。君看朝市红尘闹,始信吾曹是地仙。
-
书壁二首·其二
故里还初服,明恩念老农。方蒙镜湖赐,又忝渭川封。炊粟犹支日,藏蔬可御冬。霜天病益减,高枕听邻钟。
-
题舍壁二首·其二
草没孔明庐,尘流倚相书。家居四立壁,出驾独辕车。穷达本无择,死生良自如。镜湖三百里,处处侣禽鱼。
-
题斋壁二首·其二
力穑输公上,藏书教子孙。追游屏裘马,宴集止鸡豚。寒士邀同学,单门与议婚。定知千载后,犹以陆名村。
-
逆旅书壁二首·其二
骑驴万里行,岁一过秦城。下杜贳春酒,新丰闻晓莺。绿槐新巷陌,白骨几公卿。欲觅曲江水,连云禾黍生。
-
缭丝灯次李西涯杨邃庵二先生韵二首·其二
灯火长安照夜红,丰年乐事万方同。四夷离韎归鞮鞻,南海珠玑属妇功。绮縠清英呈妙像,空方纤丽见精工。泰陵内直诸元老,都在春风湛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