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清明应制
〔宋〕
见梨花初带夜月,海棠半含朝雨。内苑(1)春、不禁过青门(2),御沟涨、潜通南浦(3)。东风静、细柳垂金缕。望凤阙(4)、非烟非雾(5)。好时代、朝野多欢,遍九陌(6)、太平萧鼓。
梨花还染着夜月的银雾,海棠半含清晨的雨露,皇家宫苑关不住阳春,春光延伸到遥远的城门。御沟里涨满新水,暗暗地流向南浦。细柳垂丝丝金缕,东风平和静穆。望壮丽宫阔高耸入云,那并不是烟雾霏霏的仙境。清平时代,朝中和民间多么欢悦。帝城条条大路,喧响着箫声鼓乐。
乍(1)莺儿百啭(2)断续,燕子飞来飞去。近绿水、台榭(3)映秋千,斗草(4)聚、双双游女。饧(5)香更、酒冷踏青(6)路。会暗识、夭桃(7)朱户。向晚骤、宝马雕鞍,醉襟惹、乱花飞絮。
黄莺儿歌声断续,小燕子飞来飞去。绿水中倒映着岸边台榭,秋千影随水波荡漾不伍。一对对游女,聚集着做斗草游戏,踏青路上洋溢着卖糖的香气,到处是携酒野宴的人,你也许会幸运地认识那人面桃花相映的朱门。少年跨着雕鞍宝马,向晚时在一起欢聚,酣醉中,衣襟上沽惹着片片落红、点点飞絮。
正轻寒轻暖漏永(1),半阴半晴云暮。禁火(2)天、已是试新妆,岁华到、三分(3)佳处。清明看、汉宫传蜡炬,散翠烟、飞入槐府(4)。敛兵卫、阊阖(5)门开,住传宣(6)、又还休务(7)。
正是轻寒轻暖宜人的长昼,云天半阴半晴的日暮,在这禁火时节,青年们已把新妆试著。岁华恰到最佳处,清明时看汉宫传送蜡浊,翠烟缕缕,飞进门前种槐的贵人府。兵卫全都撤除,皇宫敞开千门万户,不再听到传诏宣旨,停止了一切的公务。
小提示:万俟咏《三台·清明应制》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三台·清明应制》是北宋词人万俟咏创作的一首应制词。这首词使用赋法极力铺叙京都清明的节序风光。第一片以写景为主,并总叙太平盛世景象。第二片转入具体描写,写出莺歌燕舞、各色人物游冶欢乐的情形,间以景物点染,笔调明快。第三片描绘清明时节宜人而往往阴晴不定的天气,极有情味,并化用韩翃《寒食》诗意,切合节令,归结到宫廷生活景象。铺叙勾勒,层次分明,语言雅洁富丽,修饰精工自然。
- 作品出处全宋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三台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三台·清明应制》这首词是宋徽宗时万俟咏任大晟府乐官时奉皇帝之命所作。
相关诗词
-
观龙图阁三圣御书应制
层构严清禁,披图烂宝文。虹蜺光照物,龙凤势腾云。妙极功归一,真随体自分。孝思遵宝训,圣业广惟勤。
-
得道阳·三月清明灭尽烟
三月清明灭尽烟。百花堪绽艳阳天。姹女聚柴薪焰畔,婴儿弄水旧池边。宝鉴当胸只自悬。翁婆媒合好因缘。朱雀腾云方出众,青龙驾雾得高迁。
-
戊辰三月清明后三日见叶丈于石林承命赋诗作古风一首
东风易阴晴,一雨晓便止。舍舟欣徐行,乌鹊声为喜。岧峣石林谷,苍翠间红紫。丈人厌调元,玩意丘壑里。郑公化乡闾,邺侯盛图史。千载发词源,一点诣真理。霞裾月中仙,珠履天下士。时从诗酒乐,不负湖山美。方瞳照玄发,眉寿端自此。缅怀西湖春,荆棘迷故里。两髦看公游,玉节旋屡弭。风尘三十载,碌碌类馀子。晚登载欣堂,謦欬闻正始。榆枋望天池,奋迅思决起。当谋白云居,敢援赤松比。临流整游观,三沐聊洗耳。
-
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
出师宣九命,分阃用三台。始应幕中画,言从天上来。丹青不独任,韬略遂双该。坐见威棱洽,弥彰事业恢。旌旗晓云送,鞞鼓朔风催。虏气消残月,边声韵落梅...
-
奉和御制告玉清昭应宫太庙礼成
时巡将顺豫,吉礼协休成。先道真文肃,徐銮瑞气平。密都嘉荐备,太室令芳呈。清越锵金奏,斋庄俨翠缨。矞云朝荟蔚,花雪夜萦盈。焕衍昭繁祉,千龄表盛明。
-
送谷君王都事赴南台御史
几年坐啸元戎幕,一日来簪御史冠。已有声名惊海内,更须风采动朝端。星明使节三台近,霜落江城六月寒。应救倒悬如水火,东南民力正艰难。
-
摸鱼儿·是清狂
...影卧。记月在、帘边人在帘边坐。沈沈意可。正银字盘心,粉函亲面,依约玉钗堕。瑶琴柱,艳曲无人续和。年来情事都左。当时琼姊分明语,准拟两眉愁锁。重误我。已二月、花朝三月清明过。芳音未妥。恁昨夜星辰,今宵风雨,天气也无那。
-
鹧鸪天·寿刘方明
昔有书生荐寿杯。清词妙绝贺方回。黄花也欲为君寿,先向重阳六日开。跻楚俗,上春台。政成归去位三台。明年寿酒君王劝,知有传宣敕使来。
-
赠泉口果斋侄郡守自嵩明代滇南按察进冬至表
缇管吹葭动紫宫,九重献寿万方同。宝函捧自滇南至,玉帛徐从阙下通。暂代外台遥就日,亲瞻内殿共呼嵩。陟明况值三书考,应宠天书御阆风。
-
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万点猩红将吐萼,嫣然迥出凡尘。移来古寺种朱门。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细干柔条才数尺,千寻起自微因。绿云蔽日树轮囷。成阴结子后,记取种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