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阮公体三首·其三
〔唐〕
昔贤(1)多使气(2),忧国不谋身(3)。
古贤都坚守着正直的气节,忧国忧民从来不谋求私利。
目览(1)千载事,心交上古人(2)。
我目览青史搜求前贤事迹,我的心和他们连在了一起。
侯门(1)有仁义,灵台(2)多苦辛。
说什么“侯之门仁义存”呵,他们是窃国大盗只知为己。
不学腰如磬(1),徒使甑(2)生尘。
我不学腰如磬折的下流相,哪怕我甑里生尘釜中生鱼。
小提示:刘禹锡《学阮公体三首·其三》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学阮公体三首》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五言律诗。此诗共三首,第三首描绘了诗人的自我形象,揭露和鞭挞了黑暗的现实,表现了诗人坚持斗争,永不妥协的顽强意志。“昔贤多使气,忧国不谋身。目览千载事,心交上古人。”这四句诗使读者看清了诗人是以“昔贤”为榜样的,诗人从“昔贤”身上汲取了力量,他也是“忧国不谋身”的。“侯门有仁义,灵台多苦辛”,嘲讽了王侯们只知窃国。诗人说他们唯名是求,唯利是图,绞尽脑汁,甚是辛苦。这两句切中古往今来的时弊,把诗人所处的社会的腐败现实揭露得体无完肤,鞭挞得入骨三分。“不学腰如磬,徒使甑生尘”,抒发了诗人坚持斗争,永不妥协的顽强意志。
创作背景
《学阮公体三首》作于刘禹锡被贬朗州期间,为模仿阮籍的《咏怀诗》之作。永贞革新失败后,作者坚信自己的政治主张是正确的,对前途仍然充满信心,因此作者要总结失败的教训,作继续战斗的准备,三首诗都是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的表现。
相关诗词
-
龟父国宾二周丈同游谷帘三首·其三
一饮清泠体便轻,绝知真液是长生。归来世事都忘尽,惟记白云堆里行。
-
袁从道山庐三首·其三
日月久栖迟,姓名谁得知。头戴世儒冠,身著山人衣。峻颔带薄髭,瘦骨撑疏眉。青编口能诵,白饭手自炊。苦茗一两碗,浊醪三两卮。琴弹多旧曲,窗题少新诗。别去动经年,坐来愁语离。幽斋早葺罢,借榻重归时。
-
黄宪生朝三首·其三
阴德千人活,霜威五岭寒。三持使者节,一著惠文冠。台省班联忝,宾僚礼数宽。微官惭束缚,称寿阻门阑。
-
赴南恩道间和杨体南三首·其三
白鸥应怪旧盟寒,斗粟低佪真强颜。更度桑乾隔并土,不堪回首旧家山。
-
题尘隐居三首·其三
松菊陶公径,蓬蒿仲蔚村。何如朱户里,别有碧山蹲。卷幔云生坐,登台月可扪。泉声朝暮响,怪底莫寻源。
-
由瑞虹抵沿山河三首·其三
天地本蘧庐,光阴成过客。人生惟百年,而谁能满百。良时不尽欢,容华枉抛掷。采葛怀三秋,况此三秋隔。举目尽途人,安知胡与貊。行行但来归,无为久离索。
-
湘南杂咏三首·其三
于阗几载洮阳上,临难方图籍寇兵。但说调鹰饥可食,宁知养虎患非轻。涂穷反噬三湘地,风靡长驱八桂城。常武不歌天亦老,琵琶又作过船声。
-
寄呈座主李左史三首·其三
世纷枨触不胜忧,尚忆薰风故国游。惝恍梦回身八翼,凄凉别久日三秋。愿驰玉轪天津阻,拟问星槎海浪浮。千载指南先觉在,行迷未远却回头。
-
别吕守三首·其三
涉猎愧醇儒,南州入幕初。力疲三尺法,尘满一床书。不有刘宽恕,何堪阮籍疏。才微甘冗长,感激辱吹嘘。
-
赠总漕王宪葵中丞三首·其三
天划东南宿重兵,繇来草木仰威名。丸消赤白三邮晏,马略骊黄九品清。巳见风霜行令甲,更将膏雨散呼庚。只今制虏无中策,谋国还应倚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