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末好学
〔魏晋〕
任末(1)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2)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
任末十四岁时,求学没有固定的老师。(他)背着书箱跟老师求学,不怕困难险阻。他常常说:“人如果不去学习,凭什么成功?”
或(1)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2),削荆(3)为笔,刻(4)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5)以自照。观书有合意处,题其(6)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7)其勤学,更以净衣易(8)之。非圣人之言不视。
任末有时靠在树下,编白茅为茅草小屋,削荆条制成笔,刻划树汁作为墨水。晚上就在星月的辉映下读书,如果视线昏暗就捆麻蒿点燃它用来照明自己。看书有领会的时候,便写在他的衣服上,用来记住这件事。学生们钦佩他的勤学精神,常用洗净的衣服换取他写满字的衣服。不是圣人的话不重视。
临终(1)诫(2)曰:“夫(3)人好学,虽(4)死若存;不学者虽(4)存,谓之行尸走肉耳(5)!”
他临终时告诫别人说:“人要勤奋好学,虽然去世了可是精神仍在。而不好学的人,虽然还活着,只是生命活着罢了!。”
小提示:王嘉《任末好学》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任末的成功,告诉了我们学习中要注意的很关键的问题:一是学习态度,务必克服一切困难,勤奋学习;二是学习方法,“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定要随时记录。我们要好读书,读好书,有好的心得要随时记录下来,这样才能真正的学到有用的知识。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它并不是靠短暂的记忆来见证的,而是要靠日月积累、刻苦努力得来的。
- 作品出处拾遗记
- 文学体裁文言文
- 创作年代东晋
相关诗词
-
易侍御学圃亭
君家樊圃恰三亩,学弄桔槔曾在手。胶东舍下闻讽音,山阳林中足沽酒。偶簪柱后惠文冠,忆灌汉阴烟水寒。今尊东夏儒宗业,未作于陵仲子看。
-
太学斋居雪中听琴得柏字
燕京今夕是何夕,一阳将动宫墙柏。至尊誓戒率百辟,圜丘奠玉思奏格。学省诸臣不遑息,严趋并集戟门掖。朱琴欲抚频拂拭,窗间半入西山色。西山雪片大如席,一时飞满长安陌。诸臣此际万虑释,瑶轸迭调朱丝直。弹之成声思何极,凿池有水不能碧。梅花满枝尽成白,凤鸣兽舞歌圣德。奚但击石而拊石,阳春之台楚天隔。侧耳且听虞庠侧,曲高和寡未为适,君其问之郢中客。
-
寄送王宪副敬美督学秦中
关门驱马镂银鞍,尺一依然柱后冠。书掌四方周外史,地雄三辅汉长安。儒宗经笥劳题版,弟子缁林列讲坛。自昔河汾家学贵,风云须向二华看。
-
光州学舍作
贫家恋俸钱,疲马思刍皂。艰难千里不辞劳,憔悴一官那可道。广陵昨者滞三年,及到浮光始自怜。岂堪手板仍趋府,只合腰镰学种田。风尘作吏宁能傲,肮脏为人众所捐。沐猴而冠尽如此,醉骑土牛笑何似。涉世名轻贱老儒,还山许拙羞儿子。知己吹嘘未报恩,青云多少傍金门。讵乏平生嘉遁节,白头司马汉文园。
-
公车待诏行送陈任夫北上
汉家礼乐中兴日,南海斌斌盛簪黻。太丘华胄尚书公,帝曰司空朕良弼。君为司空之仲子,奕代风云应时出。纵横锦绮擅才华,参错玑衡富经术。西行待诏金马门,五色纷纶彩毫笔。况逢天子坐明堂,延引豪英揽八荒。千言射策趋蓬观,七字能诗和柏梁。雨露当春重沾洒,骅骝得路偏腾骧。岂惟召入游梁客,君今文学称贤良。此时送君向京阙,一尊且醉寒江月。长途杨柳渐成丝,到日梅花尚含雪。踌躇珠浦别,跌宕金门谒。一朝安世诵亡书,看给相如尚方札。
-
除夕过任山甫不遇
任昉诗谁似,风流大郡僚。贡金同九牧,鸣佩已三朝。岁暮家炊桂,天涯客颂椒。寻君不可见,羸马玉河桥。
-
酬邹学宪彦吉见寄
倦游吾已谢归耕,何意君先解印行。鞭弭十年怀旧侣,蘼芜千里寄同声。江淹閒就闽南赋,邹湛宁知岘首名。闻道青箱家学盛,七经还出授诸生。
-
送文休承赴吉水文学
家学吴门比陆机,一官犹着旧儒衣。执经讲肆诸生满,临帖山斋过客稀。雪浪每从章浦见,暮霞多入楚城飞。石渠金马徵贤日,时倚江云忆禁闱。
-
呈凌次仲学博·其二
清言差许故人过,落落平生柰懒何。我愧刘棻今老大,君如邹浩本嵯峨。愁来风木支离甚,病后文章感慨多。容得颓唐参末座,未妨常日过阳坡。
-
熊典籍四十八始举一男孙学录邀余同赋
掌书门户见悬弧,浮弋先生喜色殊。幸有樱桃与杨柳,连看羯末并封胡。犀钱已辨频供笑,黄米新醅不用沽。谁似温陵能善颂,燕台真跃五花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