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江月·观潮应制

吴琚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玉虹遥挂,望青山隐隐,一眉如抹(1)。忽觉天风吹海立,好似春霆(2)初发。白马(3)凌空,琼鳌(4)驾水,日夜朝天阙(5)飞龙舞凤(6),郁葱环拱吴越。

潮水来时,望远处青山若隐若现,一条玉色长虹遥挂在天际。潮头到时,像是天风突然将海水吹得竖立成墙,又好似春雷初响。汹涌的波涛犹如白马凌空,玉色的巨鳌浮在水上,日日夜夜向皇宫朝拜。飞溅的浪花好似龙飞凤舞,拱卫着宋朝的中心地区吴越。

此景天下应无,东南形胜(1),伟观真奇绝。好是吴儿飞彩帜,(2)起一江秋雪。黄屋(3)天临,水犀云拥(4),看击中流楫(5)。晚来波静,海门(6)飞上明月。

天下没有这么雄伟的景色,东南的胜景,真是奇绝的壮观。好似江中弄潮儿手中彩旗飞翻,踢起了一江秋天的白雪。高耸的观潮台上皇帝的黄伞盖,仰望如在天上。穿着水犀皮盔甲的军士流动如云,看那些戏水的弄潮儿们表演多么精彩。晚上潮退波静,遥远的海口处升起了明月。

小提示:吴琚《酹江月·观潮应制》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酹江月·观潮应制》是南宋文人吴琚创作的一首应制词。该词上片描写钱塘涌潮到来时的奇观,甚是奇肆壮丽;下片描述弄潮和观潮的情景,亦有声有色,其中还隐寓恢复中原之志,含蓄得体地迎合了统治阶级的虚幻心理。全词词人以钱塘江潮的壮观景象烘托了皇家的高贵尊严,以杭州江山的奇秀景色象征了京都的太平繁华。该词反映了南宋统治阶级的游乐生活及其粉饰升平的心理,既具有于歌颂中暗寓激励与讽谏的作用,也不失独特的审美价值。该词意境壮丽宏伟,词笔飞动劲健。

创作背景

《酹江月·观潮应制》该词是宋孝宗陪同太上皇观钱塘江潮时吴琚“应制”面作。据周密《武林旧事》卷七记载:“淳熙十年(1183年)八月十八日,上诣德寿宫,恭请两殿往浙江亭观潮。进早膳讫,御辇檐儿及内人车马,并出候潮门。先命修内司于浙江亭两旁抓缚席屋五十间,至是并用彩缬幕帘。得旨,从驾百官,各赐酒食,并免侍班,从便观看。先是澉浦、金山都统司水军五千人抵江下,至是又命殿司新刺防江水军、临安府水军并行阅试。军船摆布西兴龙山两岸,近千只。管军官于江面分布五阵,乘骑弄旗,标枪舞刀,如履平地。点放五色烟炮满江,及烟收炮息,则诸船尽藏,不见一只。奉圣旨,自管军已下,并行支犒一次。自龙山已下,贵邸豪民彩幕,凡二十余里。车马骈阗,几无行路。西兴一带,亦皆抓缚幕次,彩绣照江,有如铺锦。市井弄水人,有如僧儿、留住等,凡百余人,皆手执十幅彩旗,踏浪争雄,直至海门迎潮。又有踏混木、水傀儡、撮弄等,各逞技艺,并有支赐。太上喜见颜色,曰:‘钱塘形胜,东南所无。’上起奏曰:‘钱塘江潮,亦天下所无有也。’太上宣谕侍宴官,令各赋《酹江月》一曲,至晚进呈,太上以吴琚为第一。”这段记载既描写了此次皇家现潮的经过及其盛况,反映了南宋统治阶级的游乐生活及其粉饰升平的心理,也揭示了吴琚此词“应制”而作的背景。

吴琚

吴琚

宋代吴七郡王

吴琚(?—1202),字居父,号云壑,汴(今河南开封)人,宋高宗吴皇后之侄。特授添差临安府通判,历尚书郎,除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寻知邓州,再知庆元。晚年以镇安节度使留守建康,迂少保。卒谥忠惠。工翰墨,有《云壑集》。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