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黄鹤楼
〔唐〕
东望黄鹤山,雄雄(1)半空出。
向东眺望黄鹤山,只见黄鹤山威势雄伟横出于半空之中。
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
山的四面环绕着白云,红日倚靠在中间的山峰旁。
岩峦行穹跨,峰嶂(2)亦冥密(3)。
山峦峭立高跨于空中,高峻的上峰深幽邃密。
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1)。
多次听说过许多仙人在这里学习飞身升天之术。
一朝向蓬海(1),千载空石室。
一朝成仙飞间蓬莱仙境,流下的石室千年以来空空荡荡。
金灶(1)生烟埃,玉潭秘清谧(2)。
丹灶早已生出尘埃,清澈的水潭也早已寂静无声,失去了先前的生气。
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
地宅荒古长满了杂草,庭中苦寒,芝术之类的药草皆已老去。
蹇(1)予羡攀跻(2),因欲保闲逸。
我很想登临此山,借以保有我的闲逸之致。
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
观览奇异遍及各个名山,所见却都不能与这座山匹敌。
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
我寄心于山上青松,由此悟认不再会有客旅情怀了。
小提示:李白《望黄鹤楼》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望黄鹤楼》(原作“楼”,误,应为“山”)是盛唐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是李白在眺望黄鹤山时即景生情而写下的抒情篇章。诗中以夸张的手法描写黄鹤山奇伟瑰丽的景色,描绘仙人飞逝以后的荒凉景象,诗人联系自己一生的遭遇,决心把全部情感托付给黄鹤山,以结束客居他乡的流浪生活。
创作背景
诗作于肃宗上元元年(760)春,其时李白自零陵归至巴陵、江夏。黄鹤山,即黄鹤矾,又名黄鹄山,在鄂州江夏县东九里,今武汉市长江大桥南首蛇山。传说昔有仙人控黄鹤于此,故得名黄鹤山。诗中描绘了黄鹤山的雄伟气势与壮美景色。
相关诗词
-
赋得黄鹤楼送林嘉亨之岳州通判
黄鹤高飞度瀛海,青山閒掩危楼在。楼上年年鹳雀飞,黄鹤不归今几载。画栋峨峨入碧空,四时云雾锁帘栊。银涛汹涌江声远,梦泽苍茫楚望穷。隔波树色汉阳渡,芳草洲空祢衡墓。百年词赋未凄凉,两岸江山尚如故。千里之官赋胜游,楼前访古暂维舟。登高不用多留咏,崔颢诗成在上头。
-
黄鹤楼歌
嶪嶪乎,黄鹤之楼兮,突起乎,天之东南。吾不知其几百尺兮,踞石磴而仰望,眩金碧之耽耽。手扪星汉如可近,但见天飙吹发寒鬖鬖。瞿唐三峡之波涛,汹涌訇击而下兮,雷声怒撼于江潭。忽绕城以北汇,净若万...
-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前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
卢侍御与崔评事为予于黄鹤楼置宴宴罢同望
江边黄鹤古时楼,劳置华筵待我游。楚思淼茫云水冷,商声清脆管弦秋。白花浪溅头陀寺,红叶林笼鹦鹉洲。总是平生未行处,醉来堪赏醒堪愁。
-
黄鹤楼望雨
黄鹤楼头鹤不归,隔江云气挟山飞。盘空急雨垂天下,入望长帆到岸稀。水鸟带烟投别树,风豚吹浪撼危矶。道人移榻西窗近,爱听江声接卧帏。
-
题冯青岳月夜游黄鹤楼图
...葱葱,层楼绀碧摇飞空。稽天倒浸如圭月,水妃捧出蟾蜍宫。寒声惨澹散鸦雀,皓魄照耀惊鱼龙。冯君扁舟来何从,乃在云气虚无中。南望苍梧东赤壁,昔人羽化泠泠风。烂醉不死惟李白,上天下天鹤一只。
-
登黄鹤楼
...波澜不动春山幽。遥岚远翠若争渡,一一卷上朱帘钩。更衣不觉春寒小,凭栏但见春光好。梅花吹罢柳条生,玉笛一声青未了。楚客登高望故乡,遥看一线明潇湘。忽闻万里叫鸿鹄,归心顿欲过衡阳。登楼也识非吾土,题诗何必忘吾语。崔郎自古我自今,捶碎空拳终不武。少...
-
登黄鹤楼
凭栏瞰碧流,拍手招黄鹤。黄鹤去不来,白云满城郭。怅望鹦鹉洲,狂生不可作。曹瞒尚忌才,黄祖奚堪托。文高竟杀身,身后名寂寞。祗遗旧江山,千载恒如昨。
-
从安节宓草昆仲乞写鹤舟图
我家住近黄鹤楼,门对青青鹦鹉洲。一朝巢破防倾卵,独鹤扁舟任远游。飘零奄忽三十载,几见桑田变沧海。细柳新蒲失旧观,惟有青山常不改。去年览古凤凰台,台上白云难扫开。凤皇黄鹤遥相望,彼此茫茫招不来。浮生一梦真草草,秋月春花人易老。早知飘瓦本无情,何事从前愁不了。...
-
黄鹤楼眺望二首·其二
江上层楼敞四筵,仙梯峭级耸吟肩。北通汉漾来嶓冢,南汇岷沱迤蜀川。铁笛声中鹦鹉赋,斗牛躔外洞庭天。清风一棹扬州路,黄鹤归时月正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