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县作
〔唐〕
钱塘江(1)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2)。
钱塘江一路流淌到了桐庐,水碧山青更胜似山水之画。
白羽鸟飞严子濑(1),绿蓑(2)人钓季鹰鱼(3)。
白色的飞鸟在严陵濑飞翔,身披绿蓑的渔人垂钓鲈鱼。
潭心(1)倒影时开合(2),谷口(3)闲云自卷舒(4)。
水潭中心的倒影时开时合,山谷入口的闲云自卷自舒。
此境只应词客(1)爱,投文空吊木玄虚(2)。
此等美景只有诗人才喜欢,作诗是对空凭吊木华罢了。
小提示:韦庄《桐庐县作》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桐庐县作》是唐代诗人韦庄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是一首纪行诗,首联写沿途所见的自然风光,颔联赞赏严子陵隐居不仕,颈联再写山水风光,尾联抒发诗人热爱自然的情感。这首诗用词清丽,字浅意切。作品中尽管没有直接提到诗与画的统一,却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画境与诗境的内在联系。
创作背景
唐僖宗光启四年(888)春,韦庄得知扬州战事吃紧,江南局势不稳,就打算向南躲避。先乘船到达扬州、苏州、湖州,再南下杭州,溯钱塘江而上,经富春桐庐县时,写下了这首盛赞桐庐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的《桐庐县作》。
相关诗词
-
桐庐县仙人洞十题·石佛·其一
地涌天镌一化身,是何年岁定中人。有无禅语难为问,到了机忘始绝尘。
-
桐庐县仙人洞十题·天池
千古岩腰一鉴泉,云霄何处问金仙。盈虚更共潮来去,混沌中含地与天。
-
桐庐县仙人洞十题·旁洞
俗寻真去不容身,流水潺潺未见人。云旆莫知来或往,门前谁为扫纤尘。
-
桐庐县仙人洞十题·青栗
枝叶凌云绿盖寒,乳藤因得到云端。仙家手植无人会,谁信灵根石上盘。
-
桐庐县仙人洞十题·碧鸡
翠碧笙簧羽与声,有时离合不留情。清多本是仙家物,长向秋风独自鸣。
-
桐庐县仙人洞十题·石鼓
谁知顽物抱真空,自有声音与革同。到此学人还会否,桥西来问紫玄翁。
-
桐庐县仙人洞十题·巨蟾
紫玄名在广寒宫,但恐银蟾与此同。探得石龙行雨信,一声先报紫玄翁。
-
桐庐县仙人洞十题·石桥
跨越虚中亦自然,几千年度地行仙。桃花流水春风好,由此东西是洞天。
-
河阳县作诗二首·其一
微身轻蝉翼,弱冠忝嘉招。在疚妨贤路,再升上宰朝。猥荷公叔举,连陪厕王寮。长啸归江山,拥耒耨时苗。幽谷茂纤葛,峻严敷荣条。落英陨林趾,飞茎秀陵乔。卑高亦何常,升降在一朝。徒恨良时泰,小人道遂消。譬如野田蓬,斡流随风飘。昔倦都邑游,今掌河朔徭。登城眷南顾,凯风扬微绡。洪流何浩荡,修芒郁岧峣。谁谓晋京远,室迩身实辽。谁谓邑宰轻,令名患不劭。人生天地间,百年孰能要。颎如槁石火,瞥若截道飙。齐都无遗声,桐乡有馀谣。福谦在纯约,害盈由矜骄。虽无君人德,视民庶不恌。
-
至福昌县作
清景几人爱,爱之当远寻。及临韩岳近,始见洛川深。县在云山腹,民居水竹心。无机类闲物,愈觉少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