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屈原赋
〔两汉〕
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造讬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呜呼哀哉!逢时不祥。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闒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谓随、夷溷兮,谓跖、蹻为廉;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铦。吁嗟默默,生之亡故兮。斡弃周鼎,宝康瓠兮。腾驾罢牛,骖蹇驴兮。骥垂两耳,服盐车兮。章甫荐履,渐不可久兮。嗟苦先生,独离此咎兮。
我恭受文帝的恩惠,来到长沙供职。听说楚臣屈原,在汨罗自沉而死。我来托湘水寄意,恭敬地吊唁先生。您遭逢无道之世,竟就这样捐身。呜呼哀哉!您生此不祥时世。鸾凤伏隐逃窜,猫头鹰却纷纷展翅。卑陋者位尊名显,阿谀的谗人得志。贤圣的君子被横拖逆拉,正直的人们被头脚倒置!说卞随、伯夷污浊,称盗跖、庄蹻廉洁。以为名剑莫邪粗钝,认为铅刀锋快锐利。叹您失意落寞,就这样无罪遭祸。周鼎被轻易拋弃,破壶被珍爱保护。驾车用疲惫的老牛,配上瘸腿的毛驴。良骏却垂着双耳,拉盐车历尽崎岖。礼冠被用作鞋垫,浸汘渍哪能长久?可叹您这么痛苦,独自遭受这罪咎。
谇曰:已矣!国其莫我知兮,独壹郁其谁语?凤漂漂其高逝兮,固自引而远去。袭九渊之神龙兮,沕深潜以自珍。偭蟂獭以隐处兮,夫岂从虾与蛭螾?所贵圣人之神德兮,远浊世而自藏。使骐骥可系而羁兮,岂云异夫犬羊?般纷纷其离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历九州而相其君兮,何必怀此都也?凤凰翔于千仞兮,览德辉而下之。见细德之险征兮,遥增击而去之。彼寻常之污渎兮,岂容吞舟之巨鱼?横江湖之鱣鲸兮,固将制于蝼蚁。
告曰:算了吧!国中再无人了解我,您独自郁闷向谁诉说?凤鸟高高地飘飞而去,本就要自己引身远祸。神龙隐身于九重深渊,自我珍惜才深深潜藏。它既然背离嬝獭隐身,又岂肯随从虾、蚓和蚂蟥?人所宝贵的是圣明之德,须远离浊世自我珍藏。倘若麒麟也可以拘系,岂不无异于普通犬羊!在纷乱之世遭逢罪祸,先生您实在也有过错。遍历九州而选择君王,又何必怀念此故都故国!凤凰高飞于千仞之上,见德光辉耀处才肯下降。见到无德而险恶的征兆,就振翮而起高高远翔。那些寻常的水池沟渠,岂能容得下吞舟之鱼。在江湖横游的大鱣巨鲸,入沟塘本就会受制于蝼蚁!
小提示:贾谊《吊屈原赋》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吊屈原赋》是汉代文学家贾谊的作品。汉文帝四年(公元前176年),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及渡湘水,历屈原放逐所经之地,对前代这位竭诚尽忠以事其君的诗人的不幸遭遇深致伤悼,遂作此赋。此赋描写出一个善恶颠倒,是非混淆的黑暗世界,表现对屈原深深的同情。作者也流露出对自己无辜遭贬的愤慨,但他不赞同屈原的以身殉国,认为屈原最终的不幸在于他未能“自引而远去”。作者主张“远浊世而自藏”,以此保全自己,这才合乎“圣人之神德”。此赋是汉初文坛的重要作品,是以骚体写成的抒怀之作,也是汉人最早的吊屈之作,开汉代辞赋家追怀屈原的先例。
- 作品出处贾谊集
- 文学体裁骚体赋
- 创作年代西汉
创作背景
这篇《吊屈原赋》,是贾谊因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而受毁谤与排挤,在公元前177年(汉文帝三年)被贬为长沙王太傅以后所作。作者认为自己政治上的遭遇同屈原相似,因而赋中不但慨叹屈原生前的不幸,对他寄以极大的同情;同时,也以屈原坎坷的一生作自喻。既是吊古,也是伤今。
相关诗词
-
夜闻江南人家赛神,因题即事
...。月隐回塘犹自舞,一门依倚神之祜。韩康灵药不复求,扁鹊医方曾莫睹。逐客临江空自悲,月明流水无已时。听此迎神送神曲,携觞欲吊屈原祠。
-
七绝·屈原
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
-
屈原列传(高中课文)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
-
吊屈平
洞庭湖口君须过,为我回头吊屈平。楚国谁曾怜直道,湘江依旧寄冤声。反骚义命贤扬子,作赋讥伤陋贾生。若是独醒无不可,荷蓑犹可钓而耕。
-
吴门观竞渡 其一
荡舟湖上去,俱言吊屈原。鸱夷倘相遇,莫复过胥门。
-
偶得牡丹之白者赋之
梅花当冬吐冰雪,古今已复称高洁。春风草木争宠光,尔乃白乎无得涅。屈原放逐楚江滨,山高水疾谁与邻。商山山中四老人,汉且终辞肯事秦。白山茶有涪翁赋,莲自远公仍白傅。数公已矣不可作,风雨明朝埋玉树。
-
屈原庙赋
浮扁舟以适楚兮,过屈原之遗宫。览江上之重山兮,曰惟子之故乡。伊昔放逐兮,渡江涛而南迁。去家千里兮,生无所归而死无以为坟。悲夫!人固有一死兮,处死之为难。徘徊江上欲去而未决兮,俯千仞之惊湍。赋《怀沙》以自伤兮,嗟子独何以为心。忽终章之惨烈兮,逝将去此...
-
是日至下马碛,憩于北山僧舍。有阁曰怀贤,南直斜谷,西临五丈原,诸葛孔明所从出师也
南望斜谷口,三山如犬牙。西观五丈原,郁屈如长蛇。有怀诸葛公,万骑出汉巴。吏士寂如水,萧萧闻马檛。公才与曹丕,岂止十倍加。顾瞻三辅间,势若风卷沙。一朝长星坠,竟使蜀妇髽。山僧岂知此,一室老烟霞。往事逐云散,故山依渭斜。客来空吊古,清泪落悲笳。
-
至归州宿报恩寺
终夜江声枕上喧,子规未叫已销魂。身乘筚路思熊绎,词诵离骚吊屈原。城邑旧为夔子国,民人多是楚王孙。误恩分阃方图报,宿处那堪是报恩。
-
屈原塔
屈原遗宅秭归山,南宾古者巴子国。山中遗塔知几年,过者迟疑不能识。浮图高绝谁所为,原死岂复待汝力。临江慷慨心自明,南访重华讼孤直。世人不知徒悲伤,强为筑土高岌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