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王昌龄送族弟襄归桂阳二首·其一
〔唐〕
秦地见碧草,楚谣对清樽。
秦地已经是春天,碧草满地,我唱楚谣为你劝酒,一定要干掉这一樽。
把酒尔何思,鹧鸪啼南园。
你手举酒杯却不饮,你在想什么?在想故乡南园的鹧鸪啼叫?
余欲罗浮隐,犹怀明主恩。
我想去罗浮山隐居,可是明主的恩情尚未回报,一时间也走不了。
踌躇紫宫恋,孤负沧洲言。
我思想踌躇,还留恋朝廷,辜负我希望隐居的诺言。
终然无心云,海上同飞翻。
但是我毕竟是无心之云,终究要与你海上同飞翔的。
相期乃不浅,幽桂有芳根。
估计我们相会的时间不会太遥远,幽香的桂花树毕竟有自己的芳根沃土,不与小人同污。
小提示:李白《同王昌龄送族弟襄归桂阳二首·其一》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同王昌龄送族弟襄归桂阳二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组诗作品,一为五言诗,一为七言诗,此二诗当作于公元743年(唐玄宗天宝三年)之前,创作时间应该早于《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
李白有很多送别诗是对自己的亲戚、家族写的。族弟李襄,生平不详。从诗题看,是作者同王昌龄共同送别族弟李襄离开长安去桂阳隐逸时,每人各作两首诗。
这是一首充满南国情调的作品,也透露了李白的心情。罗浮是晋代葛洪隐居修道的地方,现在广东增城县东有罗浮山。李白表明归隐是长时间的愿望,同时表示眼前归隐不能实现的现实。“犹怀明主恩”表示他忘不了英明的君主对他的恩宠,“踌躇紫宫恋”表示他对宫里的依恋难忘。此外,看来对罗浮似乎有特别的想念。后来,有朋友去此地时,李白不禁透露过去的回忆。从组诗中可知,此时作者虽然有思归心情,但不急迫,也没有明显受排挤的情绪,语言也比较幽默,说明情绪还好。
相关诗词
-
送文甫兄归番阳二首·其二
少小追随子佩青,如今相视鬓丝横。式相好矣天伦重,归去来兮世念轻。目送飞鸿云缥缈,身怜病鹤影伶仃。圣恩若许还农亩,依旧山窗共短檠。
-
送陈仁甫归豫章二首·其一
片帆千里下无诸,僻地淹留忽月馀。花县对怜潘令鬓,锦囊潜带邺侯书。一庭兰玉浑相似,十日壶觞迥不如。快睹凤毛长五色,何年天上送吹嘘。
-
送邹次贾归临川二首·其一
不负丹鸡约,来寻白马盟。龙钟著帽进,爵跃倒衣迎。感慨追平昔,惊呼问死生。殷勤一樽酒,闲健且同倾。
-
送张古豪归瓯宁二首·其一
江上西风吹白蘋,宦乡归思动秋旻。尊开北海无新好,松入南园有主人。琴鹤远随清献旆,茧丝谁庇晋阳民。口碑到处传陵谷,碧海重瞻岘首春。
-
送同年谢元吉致政归耒阳二首·其一
醒却邯郸炊黍梦,便寻湘水钓鱼船。诗人莫讶休官早,还落文山后一年。
-
送从弟少乘还乡二首·其一
握手他乡别,繁霜拂剑花。官贫腰但折,旅逐鬓将华。嘲白宁甘寂,怀黄未可誇。归与荒径外,先为卜宜瓜。
-
双楠送何致远归陕西二首·其一
乱后生涯似转蓬,何堪送客值秋风。含悽试看东归路,只见青山绕汉中。
-
送杨仲宜归闽中二首·其一
一门推二妙,兰玉喜同荣。之子旋归日,难兄眷恋情。皇都半秋候,乡路几时程。应有重来约,春风花萼生。
-
送徐明府赴海阳二首·其一
送子潮阳去,星轺度岭云。当官应有法,饰治更须文。海近烽烟接,城临岛屿分。欲知新制锦,试问小冯君。
-
送惠县丞归阳义二首·其一
二岭描成翠骨堆,一川罨画绣徘徊。三年尘土无人识,山水虚閒与唤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