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覆块青青麦未苏
〔宋〕
覆块(1)青青麦未苏,江南云叶暗随车。临皋(2)烟景(3)世间无。
覆盖着的田畦小麦还没有返青。像云一样的枯叶悄悄地在车轮下飘着。临皋亭云烟缭绕景色奇丽世间少有。
雨脚半收檐断线,雪床(1)初下瓦跳珠,归时冰颗乱粘须。
雨小了一半的屋檐水滴断绝了,刚刚下的霰粒在瓦片上如珠子般散动。回到房屋里的时候胡须都结成冰了。
小提示:苏轼《浣溪沙·覆块青青麦未苏》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浣溪沙·覆块青青麦未苏》是苏轼的组词作品《浣溪沙五首》中的第一首,写出门迎徐守所见情景,描绘由雨转雪之时临皋亭烟雨空濛,田野里麦苗青青的景象。上片由远及近地写黄州田园风光,三句连缀成一幅绚丽的图景,暗示了苏轼超然物外的审美情趣。先叙述田园景色,反映了苏轼关心农业的思想。再描绘黄州农家冬闲的淡然风光,反映了苏轼娱乐自然的心境。“暗随车”点出太守来访。然后描写议论结合,特写“临皋烟景”、冬云密布而后发出赏心的赞叹。“世间无”,突出了黄州景色的奇丽。下片以特写手法,描绘了雨后微雪的风景。过片先特写雨景变化;紧接着特写雪景变化,逼真传神,字字珠玑。虽然点化运用了杜甫的“雨脚如麻未断绝”诗句,但未露痕迹。末句将雨雪人性化,转涉自己,颇富情趣。一个“乱”字,苏轼与徐君猷的诙谐之情跃然纸上,反映了苏轼将自然美与人性美高度融会的写作技巧。
- 作品别称浣溪沙五首·其一
- 作品出处全宋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浣溪沙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根据词前小序及词中内容可知这五首词的创作背景。元丰四年(1081)冬十二月二日,黄州下雨之后又下雪,苏轼因夜来饮酒醉睡未起,太守徐君猷给苏轼送来了酒,苏轼家人到废圃挑选寒菜以待太守。二人畅饮的酒酣之际,苏轼创作了《浣溪沙》三首。第二天酒醒后雪更大了,他又用原韵创作了两首。因徐君猷在此之前举荐苏轼还朝,故苏轼在词中表示谢意。
相关诗词
-
摊破浣溪沙·竹粉黏青露点衣
竹粉黏青露点衣。柳绵吹白水平池。为报游人休草草,惜芳时。临镜只应江月照,搴帷莫使楚云疑。不道平生惆怅意,有人知。
-
浣溪沙·春到衡门病滞苏
春到衡门病滞苏。力强犹可驾柴车。少年狂望一时无。清坐不堪肌起粟,高谈还喜唾成珠。红裙痴笑雪如须。
-
浣溪沙·冻卧袁安已复苏
冻卧袁安已复苏。闭门那患出无车。似渠人物到今无。可笑昆山夸片玉,须怜沧海叹遗珠。时来应许捋君须。
-
冬日出郊二首·其一
覆块青青麦欲齐,田家篱落柘冈西。岁饥冬暖聊相补,抉藕归来饷莱妻。
-
浣溪沙·晓起贪凉梦未圆
晓起贪凉梦未圆。轻车细马各争前。满塍禾黍淡香传。斜月犹明初魄夜,远山已瘦乍秋天。一襟离思散疏烟。
-
浣溪沙·花近高楼恰未知
花近高楼恰未知,朝来忽见最繁枝。不成相笑却攒眉。莫讶伤春难刻意,伤春已是隔生时。可怜无梦奈佳期。
-
浣溪沙·镜里花枝折未成
镜里花枝折未成。水中莲子动分明。慵红闷翠转盈盈。多恨崔徽浑似画,倦游司马苦关情。几时怀抱属卿卿。
-
浣溪沙·隙影馀香望未赊
隙影馀香望未赊。为谁惆怅似天涯。紫兰重院谢娘家。生小晕眉临却月,近来书格爱簪花。麝煤茧纸映轻纱。
-
浣溪沙·晓日槐阴露未乾
晓日槐阴露未乾。夜来新雨更宜蝉。声声不断警人眠。罗袂凉时思兰叶,小屏红处见湘莲。惹人寻思早秋天。
-
浣溪沙·碧海青天未有涯
碧海青天未有涯。游龙隰楚叹无家。玉颜知减几分霞。楼上女嗔楼上凤,镜中人似镜中花。蘋花欲采肯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