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春归何处
〔宋〕
春归何处?寂寞(1)无行路(2)。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3)归来同住。
春天回到了哪里?寻不见它的踪迹只感苦闷寂寞。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定要帮我呼唤它回来与我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1)?除非问取(2)黄鹂(3)。百啭(4)无人能解(5),因风(6)飞过蔷薇(7)。
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只好去问一问黄鹂。然而黄鹂的婉转鸣声,谁又能懂呢?一阵风起它便随风飞过了盛开的蔷薇。
小提示: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清平乐·春归何处》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词作。这是一首感叹时光去而不返的惜春词,作者以凄婉的笔法,抒写了对春天逝去的沉痛和惋惜,体现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热爱、眷恋、痴情和追求。上片写春天的归去。作者将春拟人化,起句发问,既点明寻春、惜春旨意,又透出爱春、伤春情绪。接着又以对春天的体贴关怀,写春去无痕。“若有”两句用浪漫的笔法表达自己的愿望,写出了对春天的依恋深情。下片写夏季的到来。作者先以叹问点明春天已无踪迹,进一步表现惜春的沉痛,接着,想到黄鹂定会知道。然而,人、鸟语言不通,所以又添一层烦恼和沉痛。结尾以黄鹂“飞过蔷薇”写出寻春最后的一线希望也破灭了,蔷薇暗示了夏天已经到来。与一般惜春之词不同,这首作品不以景物描写为主,而以浪漫主义的手法,专写其寻春,表达对春天的爱恋,所以全词空灵蕴藉,深沉含蓄,情趣盎然。
- 作品别称清平乐·晚春
- 作品出处山谷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清平乐
- 创作年代1105年
创作背景
公元1103年(崇宁二年)十二月,黄庭坚至崇宁童年二月才过洞庭,五、六月间方抵达广西宜州贬所。《清平乐·春归何处》本首词就是作于贬宜州的翌年,即公元1105年(崇宁四年)。同年九月黄庭坚便溘然长逝于宜州贬所。
相关诗词
-
清平乐·春宵睡重
春宵睡重,梦里还相送。枕畔起寻双玉凤,半日才知是梦。一从卖翠人还,又无音信经年。却把泪来做水,流也流到伊边。
-
渔家傲·诗句一春浑漫与
诗句一春浑漫与,纷纷红紫但尘土。楼外垂杨千万缕,风落絮,栏干倚遍空无语。毕竟春归何处所,树头树底无寻处。唯有闲愁将不去,依旧住,伴人直到黄昏雨。
-
清平乐·春前别后
春前别后,常是双眉皱。生怕莺声催残漏,梦破闲衾堆绣。又还玉露金风,秋声先到房栊。川上不传尺素,云间犹望飞鸿。
-
玉楼春·残春一夜狂风雨
残春一夜狂风雨,断送红飞花落树。人心花意待留春,春色无情容易去。高楼把酒愁独语,借问春归何处所。暮云空阔不知音,惟有绿杨芳草路。
-
清平乐·春来街砌
春来街砌,春雨如丝细。春地满飘红杏蒂,春燕舞随风势。春幡细缕春缯,春闺一点春灯。自是春心撩乱,非干春梦无凭。
-
清平乐·春人婀娜
春人婀娜。春恨吟难妥。一缕醲香薰意可。独倚云屏闲坐。林间百种莺啼。玉阶撩乱花飞。生怕袜罗尘涴,黄昏深下犀帷。
-
清平乐·春愁南陌
春愁南陌,故国音书隔。细雨霏霏梨花白,燕拂画帘金额。尽日相望王孙,尘满衣上泪痕。谁向桥边吹笛?驻马西望销魂。
-
清平乐·春花秋草
春花秋草。只是催人老。总把千山眉黛扫。未抵别愁多少。劝君绿酒金杯。莫嫌丝管声催。兔走乌飞不住,人生几度三台。
-
感皇恩·终岁忆春回
终岁忆春回,西园行尽。欢喜梅梢上春信。去年携手,暗约芳时还近。燕来莺又到,人无准。凭谁向道,流光一瞬。佳景闲无事衣褪。春归何处,又对飞花难问。旧欢都未遇,成新恨。
-
南浦·题端甫所藏黄小松湘江归棹图
...锦弦倚暮。应妒煞黄陵,恁般孤度。词人占尽风流,任邀月兰皋,留云蘅浦。三十六鸳鸯,停桡近、刚觑小莲娇舞。潇痕皱碧,梦回长记归舟句。剧怜绢素。空泪染塍花,春归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