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陵
〔两汉〕
上陵何美美,下津风以寒。
登上帝王陵,美哉好风景;下到渡口边,风急天气冷。
问客从何来?言从水中央。
请问仙客何处来?自称“来自水中央”。
桂树为君船,青丝为君笮。
桂树制舟船,绳索青丝纺;
木兰为君櫂,黄金错其间。
长業木兰造,上用黄金镍。
沧海之雀赤翅鸿,白雁随。
沧海仙岛来凤凰,鸿鹄扇动红翅膀,白雁排成行,紧随闪银光。
山林乍开乍合,曾不知日月明。
翻山越岭沿树林,自由自在同飞翔。时而散开,时而聚合;遮天蔽日,呈现吉祥。
醴泉之水,光泽何蔚蔚。
地上甜水称醴泉,光波闪闪泉眼旺。
芝为车,龙为马;览遨游,四海外。
灵芝作为车,飞龙当成马;遨游四海外,绝览天之涯。
甘露初二年,芝生铜池中。
甘露二年间,皇宫函德殿,金芝有九茎,长在铜池间。
仙人下来饮,延寿千万岁。
仙人正好降临饮美酒,祝福我皇长寿万万年!
小提示:汉乐府《上陵》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上陵》是汉乐府《铙歌十八曲》中的一首诗,属鼓吹曲辞,以其首句“上陵何美美”得名。这是一篇赞颂祥瑞的乐歌。诗中先写仙人降临,描写其居处和所乘坐的船只,接着歌颂纷至沓来的祥瑞之物,最后转入亦实亦幻的境界,显示了一种灵异气氛,表达了美好的祝愿。此诗前八句、后四句均为五言,音韵流转,朗朗上口,时断时续,浑然一体,甚得五言体式的妙处。
- 作品出处乐府诗集
- 文学体裁杂言古诗
- 创作年代西汉
创作背景
《上陵》是汉《饶歌》中的第八篇,属鼓吹曲辞。这是一篇赞颂祥瑞的乐歌。其所歌咏的本事,当是汉宣帝时代一再出现的所谓“祥瑞”。汉人将其视为奇迹,以为乃上天仙人所赐,可以兆应太平、延寿登仙,于是朝廷下诏显扬,乐府收集和创制歌诗进行赞美。此诗即为赞美而作。谭仪《汉饶歌十八曲集解》引陈沆曰:“世祖庙立于宣帝,此时多言神仙瑞应之事。盖上世祖陵作也。”
相关诗词
-
鼓吹铙歌十五首·其六·上陵者篇
上陵者。相追攀。被服纤丽振绮纨。携童幼。升崇峦。南望城阙郁盘桓。王公第。通衢端。高甍华屋列朱轩。临浚谷。掇秋兰。士女悠奕映隰...
-
高陵篇
...君不见吴王帐下越王舞,汉王成功楚王虏。英雄千载欲何为,尽作北邙山下土。又不见秦王治葬骊山宫,玉凫金雁俱成空。武皇求仙东海上,茂陵石马嘶秋风。与君下马高陵路,落日高城忽如堵。阖闾坏冢在城边,何须重叹孙王墓。
-
诗·苍苍陵上柏
苍苍陵上柏,参差列成行。童童安石榴,列生神道傍。
-
上陵
上陵何美,美道路,阻且修。解鞍唤胡姬,脱我千金裘。胡姬美清扬,问客来何方。大儿赵平原,小儿齐孟尝。朝辞市骏台,暮宿斗鸡坊。登...
-
送润上人归宛陵
我昔游宣城,稚节等雏凤。稍知风物奇,未解入嘲弄。歘尔鬓负霜,岁月杂机综。唯有谢公亭,颇复到清梦。上人宛陵秀,禅馀喜吟讽。胸中淡无畦,妙觉自能种。偶随欧峰云,悠然入茅栋。谈间无俗调,不应亭午供。谁云佳少年,意气极庄重。别我归故...
-
陵阳山水歌
...山内外别有天,潜与匡庐句曲通云烟。昔人放鱼得放龙,龙去山空心悠然。报以素书盈一卷,教以服食蚤学仙。自是其身有仙骨,龙来迎上陵阳山。山下旧樵侣,遥从山半语。为问钓车今安在,依然昔时予共女。情昵起长叹,伫立久盘桓。欲及浮丘偕子晋,毛褐金策白云间。凡...
-
金陵
金陵王气斗牛间,西下岷江锁北关。真主旌旗来泗上,孝陵弓剑甗钟山。乌龙水落芙蓉冷,翠柳楼空夜月间。迟暮未消游侠意,秋风匹马鬓丝斑。
-
乾陵
发馀陵上石纵横,陵下閒田亦尽耕。独有穹碑高入望,行人下马阅题名。
-
上陵
上陵巍哉中有窟,楚拊生堂枝郁郁。野有乔松斧奚从,赤乌飞逝不来叶,鸱枭昼鸣我心悲。
-
上陵作
十载朝陵路,重来识翠微。听泉经石涧,攀柏候金扉。麛鹿能迎客,山云故上衣。那能不老大,旧侣觉全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