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过水穿楼触处明
〔唐〕
过水穿楼触处(1)明,藏人(2)带树(3)远含清。
越过江河穿过楼阁到处一片光明,吴刚在月宫伐树,远远看去一片凄清。
初生(1)欲缺(2)虚惆怅,未必圆时即有情。
人们望着残缺的初月或残月,空自惆怅,因为月亮圆时也未必对人有情。
小提示:李商隐《月·过水穿楼触处明》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月》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清明圆月的洒落于江畔与楼阁,显出一片皎洁光亮的景象;后两句写月缺时人固然惆怅,而月圆时人未必不愁,月的阴晴圆缺与人的情感无关。全诗格调凄切哀婉。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创作年代晚唐
创作背景
月亮是古典诗词中表达思乡之情的常见意象,羁旅之人大多对月抒怀,以寻慰藉,月缺时即盼望着月圆,希望在月圆时,人能如月般团圆。诗人在失意时创作此诗。《月》其具体创作时间未详。
相关诗词
-
喜新会学沃掌教违众不远四百里来过甘泉归似何明府何如也
时辈纷纷反眼轻,白头谁鼓铁江?。故人族子知多少,惟有当年尹彦明。
-
登三山宿听江楼经落星岗李白换酒处二首·其一
水穷山绝地偏幽,古殿丹青甗一丘。万里奔涛回片石,千年断岸压孤舟。吴天草绿春难尽,楚澨烟深客易愁。独树梅花空谷夜,潮声月色宿江楼。
-
仆以事至洛言还过龙门少留一宿自药寮度广化潜溪入宝应翼日过水东谒白傅祠游皇龛看经两寺登八节尤爱之复至奉先作此诗以示同行僧超
峥嵘两山门,共挹一水秀。滩声千鼓鼙,石壁万龛窦。何人植翠柏,幽径出尘囿。金银佛寺古,夜籁笙竽奏。僧稀梵呗少,石险松竹瘦。惟当效乐天,早晚弃冠绶。
-
初宿甘泉山书院楼中
晓下甘泉山,暮宿山下院。诸贤翕然臻,杏树坛边苑。超然得予情,楼高原底平。平原似广大,高楼似高明。诸贤欲见焉,且须凭楼轩。各自得自心,吾亦欲无言。
-
甲辰八月九日自西樵发南岳舟十二夜泊清远东林寺作
东林寺傍看月眠,月光水色浑同天。此时好景说不得,不是吾心未发前。
-
包十碧岑楼分韵
水上楼偏好,尤宜对夕阳。樽前开睥睨,檐际宿帆樯。浦树潮来没,江天鸟去长。高情迟明发,鼓枻下横塘。
-
印月
性海湛如,心月皎如。水与月融,月与水摄。水月交光,印文呈露。山河大地,万象森罗。一印印定,虚彻洞明。廓兮烱兮,以證来观。
-
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
露如微霰下前池,月过回塘万竹悲。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何事亦离披?悠扬归梦惟灯见,濩落生涯独酒知。岂到白头长知尔,嵩阳松雪有心期。
-
望喜驿别嘉陵江水二绝·其二
千里嘉陵江水色,含烟带月碧于蓝。今朝相送东流后,犹自驱车更向南。
-
三月过行宫
渠水红繁拥御墙,风娇小叶学娥妆。垂帘几度青春老,堪锁千年白日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