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月城西门廨中
〔南北朝〕
始出西南楼,纤纤(1)如玉钩。
初生的月芽儿,照见西南楼,娇小纤细,宛如盔钩,夜阑月西沉,余光辉映着。
末映东北墀(1),娟娟(2)似蛾眉。
东北面的台阶,残月也妩媚,恰似少女的蛾眉。
蛾眉(1)蔽珠栊(2),玉钩隔琐窗(3)。
蛾眉一样的月儿,被珠帘挡在窗外,玉钩般的月儿,透不进琐窗里。
三五(1)二八(2)时,千里与君同。
十五十六日,一月圆光满时,我与您虽然相隔千里路,却能沐浴在同一片月光里。
夜移衡(1)汉(2)落,徘徊帷户中。
夜沉沉将尽,星稀稀将落,只剩下月光,迟迟疑疑地照进房门里。
归华(1)先委露(2),别叶(3)早辞风。
残花早被夜露打落,枯叶也已被凉风吹去;
客游厌苦辛,仕子倦飘尘(1)。
溧泊不定的宦海生涯使我辛苦厌烦;忙忙碌碌的官场应酬也让人倦疲。
休澣(1)自公(2)日,宴慰(3)及私辰(4)。
今天,繁忙的公务之后,得以安静地休息。
蜀琴(1)抽白雪(2),郢曲(3)发阳春(4)。
用古老的蜀琴弹奏着白雪调,用美妙的歌喉歌唱着阳春曲。
肴(1)干酒未阕(2),金壶(3)启(4)夕沦(5)。
盘中的佳肴已经用完,杯中的美酒依然有余,金壶滴漏已尽,月夜即将过去。
回轩(1)驻(2)轻盖(3),留酌待情人。
似应驾车回家小睡,但又决定停住,留下来把杯中的美酒斟满,等待与知情的好友会晤。
小提示:鲍照《玩月城西门廨中》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玩月城西门廨中》是南朝宋诗人鲍照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分为三个部分。前六句为第一部分,先以两个新颖巧妙的比喻,把未望前新月初升和将落时临窗依户的玲珑娇美,形容得出神化,含情脉脉。中间六句为第二部分,从追记转至眼前望日之月,她形圆光满,千里辉映,既流光溢彩徘徊于室内,又如水银泻地般地照着户外风露中的残花落叶。最后十句为第三部分,由仕子客游的辛苦疲倦,反跌出假日忙中偷闲的恬适,同时又在抚琴命曲的高雅情调中,回荡着对“君”的无限思念和热切期待。这首诗遣词造句形象生动,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意境优美,情调高雅。
- 作品出处鲍参军集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南朝宋
创作背景
宋孝武帝孝建年间(454~456年),鲍照在秣陵县任县令。秋日作者于城西门官署中赏月,美丽的月色令作者联想到自己飘泊不定的仕官生活,于是对这种生活产生了厌倦情绪。作者为抒发情感于是创作了《玩月城西门廨中》这首诗。
相关诗词
-
祁门道中四首·其三
宣城人物未全衰,四士风流世不知。别后略无佳语寄,道中才有数篇诗。
-
祁门道中四首·其一
去程归雁两悠悠,行到荒山尽上头。试问中原何处是,只言东些是宣州。
-
祁门道中四首·其二
风落千山雨夜鸣,时因归梦识宣城。欲知溪路行多少,已过徽州第五程。
-
出门见明月
出门见明月,入门思故人。故人如此月,一见一回新。明月相见多,故人相见少。问尔何因缘,长似此月好。故人在何处,南北东西路。明月在咫尺,夜夜庭前树。明月莫亏缺,故人莫离别。愿月如故人,故人亦如月。
-
中秋日沈宗师约游城西泥雨不果因成四十字兼寄赵才仲
遂阻城西步,兼怀霅上游。长风掠归燕,苦雨应鸣鸠。月向谁边好,寒催社后秋。传杯有新韵,能忆老兄不。
-
闰四月夜草亭独坐玩月
山城向中夜,暑气亦渐歇。幽蛬互喧静,飞萤乱明灭。清风开竹杪,入此半轩月。坐久观我身,不见烦恼热。天边白玉盘,只恐有时缺。颇思得诗句,颂道好时节。著意搜万象,万象无一说。
-
奉和方西川公中秋夕与黄东石郡斋对饮之作用韵二首·其二
佳期三五仍秋半,月色中天自不同。举酒聊将酬顾兔,当歌宁复羡非熊。郡斋下榻缘徐孺,客座芳尊接孔融。皎皎银盘悬绮席,华颜照见两殷红。
-
场中玩月同顾东桥陈石亭二公
野兴夜邀欢,閒场十亩宽。微风来席上,明月出云端。幽姿澹水木,远景含峰峦。满天同一色,无似此中看。
-
奉和方西川公中秋夕与黄东石郡斋对饮之作用韵二首·其一
美夜清辉宜妙赏,华筵选客有谁同。悲秋忽见楼过雁,爱月何妨轼画熊。玉镜挂城看漏永,金波倒海与天融。尊前自坠山如玉,不用扶携舞袖红。
-
湘月·读西湖志
波眸山黛,是夷光魂化,天然佳丽。桂子荷花频易主,湖水湖烟无际。人住图中,金销锅底,成就临安意。平章风月,朝庭大小谁计?梦中索取江山,杭州作汴,凤阁龙楼起。未饮黄龙来白雁,半壁一孤舟寄。湖上骑驴,山头立马,残局真无味。夕阳回望,依然一碧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