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楼
〔唐〕
花明(1)柳暗(2)绕天愁(3),上尽重城(4)更上楼(5)。
花明柳暗,忧愁绕着天时转。登上了高高城楼,又上高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要想问孤飞的鸿雁,你将飞向何方?岂不知自己的身世,同样悠悠茫茫!
小提示:李商隐《夕阳楼》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夕阳楼》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作于唐文宗大和九年秋天。作者的知己萧澣被贬,诗人登夕阳楼(此楼为萧澣在郑州刺史任上所建),触景伤情,感慨万千,写下这首情致深婉的小诗。此诗以眼前看到的景物入手,依稀在人们面前展开了一幅花明柳暗、高楼独立、孤鸿飞翔的画面,以艺术的手法来诠释心中的愁绪和感慨。尤其是后二句,蕴含着更深沉的悲哀,更深刻的悲剧,让全诗达到凄惋入神的境界,体现出无限的诗意。
- 作品别称登郑州夕阳楼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创作年代835年秋
创作背景
《夕阳楼》此诗大约作于大和九年(835)秋。据作者自注可知,萧澣正在遂州。夕阳楼是大和七年(833)萧澣在郑州任刺史时所建。李商隐昔曾投靠萧澣为其幕僚,因为才华过人深得萧澣赏识,可以说有知遇之谊,故称“所知”。大和九年六月,郑注、李训专权,萧澣被贬为遂州刺史,再贬为司马。九月,李商隐过荥阳,闻知交远谪,而独上夕阳楼,抚今追昔,乃有孤鸿零落,前程未卜之叹。诗以孤鸿喻人,至于所喻何人,前人解说不同。或云自喻,或云喻萧。
相关诗词
-
重阳用去年韵·其一
不堪秋色已悲凉,那更重阳对夕阳。白发苍颜羞览镜,紫萸黄菊喜浮觞。且来高处开心目,莫引愁端挠肺肠。未信天教长作客,会须有日放还乡。
-
登东城楼晚下楼作赠同游数子二首·其二
盛阳丽楼台,烂如锦绣错。日入暝烟起,俯视但冥漠。即此悟人理,天道固可度。动静启晦明,代谢有今昨。凉飙逐夕兴,回声满虚阁。四顾水明灭,宿鸟喧相索。哑哑啼城乌,噭噭上云鹤。忉怛感晨暮,徙倚罢觞酌。北斗忽复低,西月隐长薄。闪烁海光...
-
赵资政建三层楼中层藏书
...风,平畴弥望禾芃芃。城郭市井聚蚁蜂,烟树高低知几丛。澄湖一片磨青铜,潮来江涨银在镕。海匝三垂属提封,四山宽围城在中。地平楼小望易穷,安得高卧陈元龙。丽谯公府难从容,二阁均在道佛宫。江山得助无遗踪,眼前突兀忽此逢。主人干国成栋隆,鼎彝久书柱石功...
-
游龙门分题十五首·其三·石楼
高滩复下滩,风急刺舟难。不及楼中客,徘徊川上山。夕阳洲渚远,唯见白鸥翻。
-
登岳阳楼望君山
突兀高楼正倚城,洞庭春水坐来生。三江到海风涛壮,万木浮空岛屿轻。吴楚乾坤天下句,江湖廊庙古人情。中流恐有蛟龙窟,卧听君山笛里声。
-
送郑楚客司法之岳阳
...己,瓶储纸裹迹可寻。法曹持平守三尺,平反一笑神所临。谨毋失己毋失人,同列当和时盍簪。上官善事免旷职,首上尻高宜致钦。岳阳楼号天下稀,地坼吴楚连衡郴。洞庭漫汗天立壁,君山当中出青岑。向来命名字以楚,宦游直到重湖浔。登...
-
玉楼春·红楼昨夜相将饮
红楼昨夜相将饮,月近珠帘花近枕。银缸照客酒方酣,玉漏催人街已禁。晚潮去棹浮清浸,古岸平芜萧索甚。大都薄宦足离愁,不放双鸳长恁恁。
-
登东城楼晚下楼作赠同游数子二首·其一
登高散凉目,隤然日云暮。逃暑良巳恹,恋景复延顾。广野起暝色,层闉合昏雾。眷言楼中客,共此城上步。蚊虫扑面游,蝙蝠时自度。二仪但莽莽,一气黯回互。昼夜本定理,明晦非难悟。日入各言息,钟鸣复驰骛。崷崒宋...
-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