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诗二十三首·其十九
〔唐〕
萧寺(1)驮经马(2),元(3)从竺国(4)来。
佛寺里那匹驮经的骏马,原来是从天竺佛国归来。
空知有善相(1),不解走章台(2)。
它只知以清净慈悲为怀,哪晓得奔走在章台官街。
小提示: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十九》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马诗二十三首》是唐代诗人李贺的组诗作品。这组诗名为咏马,实际上是借物抒怀,抒发诗人怀才不遇的感叹和愤慨,以及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愿望。这是一组颇有特色的咏物诗,具有寓意精警、寄托遥深、构思奇巧、用典灵活等艺术特色。
- 作品别称马诗、马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诗
- 创作年代唐代
创作背景
李贺是唐室宗孙,系出郑王李亮之后。但积久年深,他这唐室宗枝,却早被皇家忘却,直败落到山坡村居、门庭冷落、甲蔬淡饭难于为继的清苦地步。尽管才华横溢,砺志苦读,诗名早著,但由于得不到力者的引荐,他终是不被赏识,只能挣扎于社会下层,于是带着忧愤之情创作了这组诗。
这组诗历来被认为非一时一地之作。吴企明《李贺集》则认为作于元和九年(814),时逢马年,诗人感慨万千,一气呵成创作了这组诗。
相关诗词
-
杂诗二十二首·其十七
蛟龙蟠深泥,鱼龟颇同调。变化且何有,蝘蜓亦可笑。煌煌千金珠,百仞閟其耀。风雷在所遇,隐显始独妙。屈身天地间,微物安得料。
-
杂诗二十二首·其十五
嶰山有奇竹,老弃阴崖巅。太丘有神鼎,逃匿千丈渊。光景閟不见,音容杳无传。岂能向时俗,干进心拳拳。世贵一人敌,又称朱丝弦。吾欲评其风,愿君咏此篇。
-
杂诗二十二首·其十二
毁巢凤不至,竭泽龙不游。贤者有所归,得非龙凤俦。周公下白屋,圣德被九州。赵禹谢宾客,汉朝以为优。浇淳不相袭,用舍何其缪。苟循一身利,不为万姓谋。哀彼杖杜诗,死生遗道周。
-
杂诗二十二首·其十一
古风不可复,习俗已久敝。咄嗟忠与信,流荡为诈术。诈忠惑其君,诈愚安其身。色厉内以荏,行违貌取仁。三年始横流,后来更日新。至公弃涂炭,正道败荆榛。已矣千载后,谁能反其身。
-
颂古二十一首 其十九
剑下十分亲,难藏独露身。江流石不转,独有蕴空名。
-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其十九
三到投子,含元殿里。九上洞山,更觅长安。自从夜雪拥鳌山,一度思量一度寒。
-
杂诗二十七首·其十九
柳浪收晴水拍天,湖边宫殿影相连。悠扬笛韵惟愁彻,欸乃渔歌何处船。
-
杂诗二十七首·其十四
此生扰扰事无穷,脱得闲身石火中。聊种柴桑三径菊,未输严濑一丝风。
-
送王观察之官蜀中二十四首·其十九
三峨相对白云边,复有青城大洞天。得似罗浮灵怪否,君行为访丈人仙。
-
续古二十九首·其十九
汉家三殿色,恩泽若飘风。今日黄金屋,明朝长信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