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门

杜甫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唯天有设险(1),剑门天下壮。

天帝在人间设下一些险阻,剑门之险雄居天下。

连山抱西南,石角(1)皆北向。

连绵的群山抱护着西南,山壁的石角指向北方。

两崖崇墉(1)倚,刻画城郭(2)状。

两崖如同相并的两堵高墙,岩石的纹理刻画出城郭的形状。

一夫怒临(1),百万未可(2)

这里确乎是一人奋勇当关,百万人马无法靠前。

珠玉(1)中原(2)岷峨(3)凄怆(4)

蜀地的珠玉财宝流向中原,连岷山、峨眉也为之气色惨淡。

三皇五帝(1)前,鸡犬各相放。

想那三皇五帝的时代,蜀地百姓安居乐业亲密无间。

后王(1)柔远(2)职贡道(3)已丧。

后代君王务以柔远,设宫纳贡致使淳朴的风俗中断。

至今英雄人,高视见霸王(1)

直到今天一些英雄豪杰,仍想据蜀称霸分裂江山。

并吞(1)割据(2),极力不相让。

王者要并吞,霸者要割据,你争我夺拼力相残。

吾将罪真宰(1),意欲铲叠嶂(2)

我要向天帝问罪,我要铲除这致乱的重山!

恐此复偶然,临风默惆怅。

想到这种据险作乱的事情还会间或发生,我不禁临风惆怅、惶恐无言。

小提示:杜甫《剑门》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剑门》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前八句咏叹剑门地势险要,中间几句议论秦汉以来在赋贡的名目下蜀地财物流入中原,最后四句表示担心重现历史上的割据局面,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深深忧虑。这首诗的议论和景物、人事的描写紧密结合,作者在议论中融注着自己的激情,语语扣人心弦,毫不枯燥;针对着现实社会,毫不空泛。

创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三月,唐王朝九节度的六十万大兵溃于邺城。各藩镇借机扩充势力,与唐王朝争夺天下。唐王朝就此陷入分崩瓦解的局面。杜甫先从长安携家眷迁往秦州同谷(今甘肃成县),但杜甫在同谷居住不满一个月,因生活困难,只好南赴成都。《发同谷县》题下注:“乾元二年十二月一日,自陇右赴成都纪行。”这次途中写了十二首纪行诗,途经剑门,惊叹于地势之险要,联想到由藩镇强大造成的安史之乱,意识到剑南之地容易被军阀负险自固、割据称雄而创作此诗,为十二首中的第十首。

杜甫

杜甫(诗圣)

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一千四百多首,有《杜工部集》。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