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龙引二首·其二
〔唐〕
鼎湖(1)流水清且闲(2),轩辕去时有弓剑(3),古人传道留其间。
鼎湖的水静静流动,清澈见底,这里就是传说中黄帝乘龙飞天时不小心把弓剑遗落人间的地。
后宫婵娟(1)多花颜,乘鸾(2)飞烟亦不还,骑龙攀天造天关(3)。
天宫中美女一定众多,光彩照人。仙人们乘鸾而去消失在烟波浩渺中,也都一去不返。如果再有机会能乘龙飞升的话,我一定到达仙境。
造天关,闻天语,长云河车(1)载玉女。
登上天门,去聆听天上神仙的谈话,坐上伴着祥云的河车,载着美丽的仙女。
载玉女,过紫皇(1),紫皇(1)乃赐白兔(2)所捣之药方。
载着美丽的仙女,去拜访玉皇,玉皇见到我一定会很高兴,并赐给我天宫玉兔捣制的长生不老药。
后天而老凋三光(1),下视瑶池(2)见王母,蛾眉(3)萧飒如秋霜。
吃了仙药,我就可以长生不老,寿与天齐,可以活到日月星辰都凋谢的时候。到时候我在去看瑶池的王母,她已经满头白发如霜了。
小提示:李白《飞龙引二首·其二》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飞龙引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组诗主要写《史记》所载黄帝升天的故事,蕴含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第二首诗继续写黄帝、宫女仙去的故事,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哀叹。这两首诗极尽想象之能事,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创作背景
这两首诗均载于敦煌唐人写本,字句略异,疑为李白游荆山、鼎湖时有感而作。一说当作于唐玄宗天宝初年(742—744)李白在长安为翰林待诏时。朱谏《李诗选注》曰:“按《飞龙引》者,本为乐府鱼龙之曲,白则以黄帝之事言之,盖亦不泥于陈迹,而自出乎新意也。”胡震亨《李诗通》注曰:“古词无考,拟言黄帝上升事,曹植有《飞龙篇》,言求仙者乘飞龙升天,岂白祖此欤?”《乐府诗集》第六十卷载隋代萧憩之作与李白体调,诗意均不相类,则李诗应为敷衍曹子建《飞龙篇》之意而自创的歌行体曲辞。
相关诗词
-
游顾玄言二泉山亭二首·其二
谁解捐尘网,烟霞共一欣。引杯承竹露,展簟接山云。丘壑应忘我,鱼凫正属君。扁舟从此去,渔钓幸相闻。
-
新理西斋窦晴山顾雍里二僚见过二首·其二
引领见明月,遥从东方吐。团团清汉悬,隐隐高城度。素节已轻飙,新凉稍多露。苍然林外山,含景美遐顾。情忘澹空明,形骸息喧鹜。从容携手欢,开奖同心晤。耽玩不知晏,尔我自成趣。
-
龙虎冲虚张真人游仙诗二首·其二
默观玄化运,乘彼白云归。广野悲张乐,青山笑拂衣。玉棺天上葬,神剑□间飞。圭组褒崇旧,宜看奕叶辉。
-
会葬夏瑗公二首·其二
二十年来金石期,谊兼师友独追随。冠裳北阙同游日,风雨西窗起舞时。志在《春秋》真不爽,行成忠孝更何疑。自伤旧约惭婴杵,未敢题君《堕泪碑》。
-
从军行二首·其二
士马来何劲,鸣笳杂鼓声。远山千队肃,铁骑出龙城。
-
抵家后答林君勉二首·其二
鼓棹出江湾,风涛动旅颜。愤难甘蹈海,愚或笑移山。翘首烟霄外,论心意气间。雄文终遇合,且傍舞衣班。
-
为尹太学寿其贞母二首·其二
昔看慈母线,今阅女仙图。天上麟为二,人间凤不孤。歌馀陶氏鹄,綵并老莱乌。岂藉阳城教,先能念母劬。
-
守钱五卿使君二首·其二
忆与君别处,春风入新柳。今日思君时,花落满林薮。岁月焉可留,千里空回首。兴至拂瑶琴,公馀呼浊酒。惜乏赏心人,对景亦何有。
-
落花二首·其二
万叠流红度远村,眼看花事转销魂。几因窣地空存蔓,纵使凌霄直到根。青草为茵留锦簇,绿苔拟鬓得钿痕。从来艳质誇桃李,回首芳菲几在门。
-
雨中闻莺二首·其二
百啭声逾滑,群飞羽未乾。上林新绿满,容易一枝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