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唐〕
汉文皇帝有高台(4),此日登临曙色开(5)。
汉文帝在这里筑了一座高台,今天我来到台上时,太阳才刚出来。
三晋(1)云山皆北向(2),二陵(3)风雨自东(4)来。
三晋一带,山岭都向北蜿蜒而去;崤山二陵那里的风雨,都从东方袭来。
关(1)门令尹(2)谁能识(3),河上仙翁(4)去不回。
函谷关尹子潜修有道,又有谁知道呢?河上仙翁不肯留下,一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1),陶然(2)共醉(3)菊花杯(4)。
既然仙人难见,姑且就近找找陶渊明吧,让我们共饮菊花酒,喝他个酩配大醉。
小提示: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是唐代诗人崔曙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写诗人重九登高邀请友人痛饮,写得不落常套,独具特色,在抒写怀念友人的情思中,隐含着知音难遇的喟叹。首联言登台之事;颔联字面写四季变换,实际上是感叹历史变迁;颈联继续抒发历史感慨;尾联言志:功名利禄都是过眼云烟,不如饮酒自娱。全诗融写景、怀古、抒情于一炉,气势雄浑,酣畅淋漓,转承自然,一气呵成。
- 作品别称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盛唐
创作背景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已无法考证。某个重阳节,作者同友人刘明府容同登望仙台,作者欣赏着那壮美得风景,不禁浮想联翩,于是写下此诗,向友人寄出愿与之陶然共醉的愿望。
相关诗词
-
九日登望海门
望海门中望海门,断云将雨暗千村。峰峦露尽秋山瘦,潮汐来时野水浑。暂许馀閒偷白日,翻怜造次有清尊。菊花忙里开还未,试遣新诗问小园。
-
九日登玄览台留客赏菊梦中作
天风吹袂上高台,无数黄花照眼开。飞盖路从云外出,盍簪人自日边来。十年往事翻如梦,一笑相逢共此杯。醉后整冠频北望,凤城烟树正低回。
-
满江红·九日登凌欹台
姑孰名邦,黄山畔、古台巍立。秋渐老、重阳天气,郊原澄碧。隐隐西州增远望,长江一带平如席。怅英雄、千古到如今,空遗迹。吴太守,文章伯。寻胜事,酬佳节。拥笙歌千骑,遍游南陌。襟带江城当一面,折冲...
-
九日登鸿飞台
拄杖秋登何处台,天高风急雁声回。疏林红叶纷纷下,绕径黄花细细开。此地崔嵬聊试脚,明年强健更衔杯。绿樽乌帽随时足,无用白衣人送来。
-
九日登观象台归饮凭虚阁
象纬丹梯凌绝巘,鸡鸣高阁俯凭虚。古今人世登临外,百二山河览眺馀。九日天涯催节序,万峰秋色落郊墟。绿樽醉把黄花看,乌帽愁惊白发疏。
-
越上九日感怀七首呈韩明善先生·其三
登高旷玄览,寓目销我愁。峰峦滴朝润,萧条气含秋。客边得佳节,虑静境亦幽。况乃岁稔登,遗禾弥道周。糟床注新酿,已免沽挈忧。幸此足斟酌,好景庶可酬。岂知故园月,今夕在兹楼。一笑欲忘言,岁月何悠悠。
-
九日登翰苑台
翰苑台边拂旧题,岁华荏苒壮心违。看萸喜得亲长健,对菊犹惭令未归。秋水一江鸥共瘦,云山千里雁初飞。宦情有暇无风雨,把酒相酬此会稀。
-
闰月九日登越王台次韵经略敷文所寄诗
闲陪小队出山椒,为有吴歌杂楚谣。纵道菊花如昨日,要看汤饼作三朝。千重岭海供横槊,一带风烟听采樵。凭仗折冲如此好,不应东去更乘轺。
-
九日登望海楼
东吴无处可登高,望海楼头破寂寥。白浪红尘成梦寐,黄花绿酒寄风骚。感时旧事乾坤老,可意佳人道路遥。醉帽任风吹不落,无端高兴拂烟霄。
-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