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
〔两汉〕
【上篇】
【上篇】
秦孝公(1)据崤函(2)之固,拥雍州(3)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4),有(13)席卷天下(5),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6)之心。当是时也,商君(7)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8)连衡(9)而斗诸侯(10)。于是秦人拱手(11)而取西河(12)之外(8)。
秦孝公占据着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地势,拥有雍州的土地,君臣牢固地守卫着来伺机夺取周王室的权力,(秦孝公)有统一天下的雄心。正当这时,商鞅辅佐他,对内建立法规制度,从事耕作纺织,修造防守和进攻的器械;对外实行连衡策略,使诸侯自相争斗。因此,秦人轻而易举地夺取了黄河以西的土地。
孝公既(44)没(1),惠文、武、昭襄(2)蒙故业,因(36)(3)遗策,南(40)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4)之地,北(34)收要害之郡(5)。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41)秦,不爱(6)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7)天下之士,合从(8)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43)孟尝,赵有(43)平原,楚有(43)春申,魏有(43)信陵。此四君(9)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6)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45)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43)宁越、徐尚(10)、苏秦、杜赫(11)之属为之谋,齐明(12)、周最(13)、陈轸(14)、召滑(15)、楼缓(16)、翟景(17)、苏厉(18)、乐毅(19)之徒通其意,吴起(20)、孙膑(21)、带佗(22)、倪良、王廖(23)、田忌(24)、廉颇、赵奢(25)之伦制(39)(31)(26)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27)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28)。秦无亡(33)(29)矢遗镞(30)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43)馀力而制(39)(31)(26)其弊(32),追亡(33)(29)逐北(34),伏尸百万(35),流血漂橹。因(36)(3)利(37)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41)国入朝。延及(42)孝文王、庄襄王,享国(38)之日浅,国家无事。
秦孝公死了以后,惠文王、武王、昭襄王承继先前的基业,沿袭前代的策略,向南夺取汉中,向西攻取巴、蜀,向东割取肥沃的地区,向北占领非常重要的地区。诸侯恐慌害怕,集会结盟,商议削弱秦国,不吝惜奇珍贵重的器物和肥沃富饶的土地,用来招纳天下的优秀人才,采用合纵的策略缔结盟约,互相援助,成为一体。在这个时候,齐国有孟尝君,赵国有平原君,楚国有春申君,魏国有信陵君。这四位封君,都见识英明有智谋,心地诚而讲信义,待人宽宏厚道而爱惜人民,尊重贤才而重用士人,以合纵之约击破秦的连横之策,联合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的部队。在这时,六国的士人,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等人为他们出谋划策,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等人沟通他们的意见,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等人统率他们的军队。他们曾经用十倍于秦的土地,上百万的军队,攻打函谷关来攻打秦国。秦人打开函谷关口迎战敌人,九国的军队有所顾虑徘徊不敢入关。秦人没有一兵一卒的耗费,然而天下的诸侯就已窘迫不堪了。于是,纵约失败了,各诸侯国争着割地来贿赂秦国。秦有剩馀的力量趁他们困乏而制服他们,追赶逃走的败兵,百万败兵横尸道路,流淌的血液可以漂浮盾牌。秦国凭借这有利的形势,割取天下的土地,重新划分山河的区域。强国主动表示臣服,弱国入秦朝拜。延续到孝文王、庄襄王,统治的时间不长,秦国并没有什么大事发生。
及(30)至始皇,奋六世(9)之馀烈,振(14)长策而御(10)宇内,吞二周(11)而亡(5)(3)诸侯,履至尊(12)而制(13)(4)(2)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14)四海。南(15)取百越(16)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16)之君,俯首系颈(17),委命下吏(18)。乃使蒙恬北(6)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馀里。胡人不敢南(15)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31)王(19)之道,焚百家之言(20),以愚黔首;隳名城(21),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22),铸以为金人(23)十二,以弱(24)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7)(1)河为池,据亿丈之城(25),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8)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27)之固,金城(28)千里,子孙帝王(29)万世之业也。
到始皇的时候,发展六世遗留下来的功业,以武力来统治各国,将西周、东周和各诸侯国统统消灭,登上皇帝的宝座来统治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威风震慑四海。秦始皇向南攻取百越的土地,把它划为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君主低着头,颈上捆着绳子(愿意服从投降),把性命交给司法官吏。秦始皇于是又命令蒙恬在北方修筑长城,守卫边境,使匈奴退却七百多里;胡人不敢向下到南边来放牧,勇士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秦始皇接着就废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来使百姓愚蠢;毁坏高大的城墙,杀掉英雄豪杰;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阳,销毁兵刃和箭头,冶炼它们铸造十二个铜人,以便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然后凭借华山为城墙,依据黄河为城池,凭借着高耸的华山,往下看着深不可测的黄河,认为这是险固的地方。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员和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天下已经安定,始皇心里自己认为这关中的险固地势、方圆千里的坚固的城防,是子子孙孙称帝称王直至万代的基业。
始皇既(16)没(1),馀威震于殊俗(5)。然陈涉瓮牖绳枢(6)之子,氓隶(7)之人,而迁徙之徒(8)也;才能不及(14)中人(9),非有(15)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10)之间,而倔(11)起阡陌(12)之中,率疲弊(3)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13)。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4)(2)秦族矣。
始皇去世之后,他的馀威(依然)震慑着边远地区。可是,陈涉不过是个破瓮做窗户、草绳做户枢的贫家子弟,是氓、隶一类的人,(后来)做了被迁谪戍边的卒子;才能不如普通人,并没有孔丘、墨翟那样的贤德,也不像陶朱、猗顿那样富有。(他)跻身于戍卒的队伍中,从田野间突然奋起发难,率领着疲惫无力的士兵,指挥着几百人的队伍,掉转头来进攻秦国,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豪杰像云一样聚集,回声似的应和他,许多人都背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崤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于是一齐起事,消灭了秦的家族。
且(19)夫(5)天下非小弱(4)也,雍州(2)之地,崤函(1)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7)棘(8)矜(9),非铦(10)于钩(11)戟(12)长铩(13)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14)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15)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3)万乘之势,序八州(16)而朝同列(17),百有(18)馀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1)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况且那天下并没有缩小削弱,雍州的地势,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是保持原来的样子。陈涉的地位,没有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的国君更加尊贵;锄头木棍也不比钩戟长矛更锋利;那迁谪戍边的士兵也不能和九国部队抗衡;深谋远虑,行军用兵的方法,也比不上先前九国的武将谋臣。可是条件好者失败而条件差者成功,功业完全相反,为什么呢?假使拿东方诸侯国跟陈涉比一比长短大小,量一量权势力量,就更不能相提并论了。然而秦凭借着它的小小的地方,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管辖全国,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已经一百多年了;这之后把天下作为家业,用崤山、函谷关作为自己的内宫;陈涉一人起义国家就灭亡了,秦王子婴死在别人(项羽)手里,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不施行仁政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
【中篇】
【中篇】
秦灭周祀,并海内,兼诸侯,南(3)面称帝,以养(7)四海。天下之士,斐然(8)向风(9)。若是,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1)卑微,五霸既(11)灭,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10),强凌弱(4),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2)。今秦南(3)面而王天下,是上有(5)天子也。既(11)元元之民冀(12)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专威(13)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秦统一天下,吞并诸侯,临朝称帝,供养四海,天下的士人顺服的慕风向往,为什么会像这样呢?回答是:近古以来没有统一天下的帝王已经很久了。周王室力量微弱,五霸相继死去以后,天子的命令不能通行天下,因此诸侯凭着武力相征伐,强大的侵略弱小的,人多的欺凌人少的,战事不止,军民疲惫。如今秦皇南面称帝统治了天下,这就是在上有了天子啊。这样一来,那些可怜的百姓就都希望能靠他安身活命,没有谁不诚心景仰皇上,在这个时候,应该保住威权,稳定功业,是安定,是危败,关键就在于此了。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18)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9)而立私爱(1),焚文书(10)而酷刑法,先(11)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兼并者高(12)诈力,安危者贵(13)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14)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8)之,故其亡(5)(3)可立而待也。借使(15)秦王论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以制(7)(4)(2)御(6)其政,后虽有(8)淫骄(17)之主,犹未有(8)倾危之患也。故三王之建天下,名号显美,功业长久。
秦王怀着贪婪卑鄙之心,只想施展他个人的智慧,不信任功臣,不亲近士民,抛弃仁政王道,树立个人权威,禁除诗书古籍,实行严刑酷法,把诡诈权势放在前头,把仁德信义丢在后头,把残暴苛虐作为治理天下的前提。实行兼并,要重视诡诈和实力;安定国家,要重视顺时权变:这就是说夺天下和保天下不能用同样的方法。秦经历了战国到统一天下,它的路线没有改,他的政令没有变,这是它夺天下和保天下所用的方法没有不同。秦王孤身无辅却拥有天下,所以他的灭亡很快就来到了。假使秦王能够考虑古代的情况,顺着商、周的道路,来制定实行自己的政策,那么后代即使出现骄奢淫逸的君主,也不会有倾覆危亡的祸患。所以夏禹、商汤、周文王和周武王建立了国家,名号卓著,功业长久。
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夫寒者利(1)裋褐,而饥者甘糟糠(6)。天下嚣嚣(7),新主之资也。此言劳民之易为仁也。向使二世有(3)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4)帝之过;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虚囹圄而免刑戮,去收孥(8)污秽之罪,使各反其乡里;发仓廪,散财币,以振(2)孤独穷困之士;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9),以持其后,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节修行,各慎其身;塞万民之望,而以盛德与天下,天下息矣。即四海之内皆欢然各自安乐其处,惟恐有(3)变。虽有(3)狡害(10)之民,无离(5)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
当今秦二世登上王位,普天之下没有人不伸长脖子盼着看一看他的政策。受冻的人穿上粗布短袄就觉得很好,挨饿的人吃上糟糠也觉得香甜。天下苦苦哀叫的百姓,正是新皇帝执政才能的表现。这就是说劳苦人民容易接受仁政。如果二世有一般君主的德行,任用忠贞贤能的人,君臣一心,为天下的苦难而忧心,服丧期间就改正先帝的过失,割地分民,封赏功臣的后代,封国立君,对天下的贤士以礼相待,把牢狱里的犯人放出来,免去刑戮,废除没收犯罪者妻子儿女为官家奴婢之类的杂乱刑罚,让被判刑的人各自返回家乡。打开仓库,散发钱财,以赈济孤独穷困的士人;减轻赋税,减少劳役,帮助百姓解除急困;简化法律,减少刑罚,给犯罪人以把握以后的机会,使天下的人都能自新,改变节操,修养品行,各自谨慎对待自身;满足万民的愿望,以威信仁德对待天下人,天下人就归附了。如果天下到处都欢欢喜喜安居乐业,唯恐发生变乱,那么即使有奸诈不轨的人,而民众没有背叛主上之心,图谋不轨的臣子也就无法掩饰他的奸诈,暴乱的阴谋就可以被阻止了。
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之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不能纪;百姓困穷,而主不收恤。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自群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借公侯之尊,奋臂(1)于大泽(2),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
二世不实行这种办法,破坏宗庙,残害百姓,比始皇更加暴虐无道,重新修建阿房宫,使刑罚更加繁多,杀戮更加严酷,官吏办事苛刻狠毒,赏罚不得当,赋税搜刮没有限度,国家的事务太多,官吏们都治理不过来;百姓穷困已极,而君主却不加收容救济。于是奸险欺诈之事纷起,上下互相欺骗,蒙受罪罚的人很多,道路上遭到刑戮的人前后相望,连绵不断,天下的人都陷入了苦难。从君卿以下直到平民百姓,人人心中自危,身处穷苦之境,到处都不得安静,所以容易动乱。因此陈涉不凭商汤、周武王那样的贤能,不借公侯那样的尊贵,在大泽乡振臂一呼而天下响应,其原因就在于人民正处于危难之中。
故先(5)王(3)者,见终始不变,知存亡(2)(1)之由。是以牧民(7)之道,务在安之而已矣。下虽有(4)逆行之臣,必无响应之助。故曰:「安民可与为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贵(6)为天子,富有(4)四海,身在于戮者,正之非也。是二世之过也。
所以古代圣王能洞察开端与结局的变化,知道生存与灭亡的关键,因此统治人民的方法,就是要专心致力于使他们安定罢了。这样,天下即使出现叛逆的臣子,也必然没有人响应,得不到帮助力量了。所谓「处于安定状态的人民可以共同行仁义,处于危难之中的人民容易一起做坏事」,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尊贵到做了天子,富足到拥有天下,而自身却不能免于被杀戮,就是由于挽救倾覆局势的方法错了。这就是二世的错误。
【下篇】
【下篇】
秦并兼诸侯山东三十馀郡(8),缮津关,据险塞,修甲兵而守之。然陈涉以戍卒(9)散乱之众数百,奋臂(7)大呼,不用弓戟(5)之兵,鉏耰(4)白梃,望屋而食,横行天下。秦人阻险不守,关梁不阖(10),长戟(5)不刺,强弩不射。楚师深入,战于鸿门,曾无藩篱之艰。于是山东大扰,诸侯并起,豪俊相立。秦使章邯将而东征,章邯因(3)(2)其三军之众要市于外(1),以谋其上。群臣之不信(11),可见于此矣。子婴立,遂不寤。藉使子婴有(6)庸主之材,仅得中佐,山东虽乱,三秦之地可全而有(6),宗庙之祀宜未绝也。
秦国兼并了诸侯,崤山以东有三十多个郡,修筑渡口关隘,占据着险要地势,修治武器,守护着这些地方。然而陈涉凭着几百名散乱的戌卒,振臂大呼,不用弓箭矛戟等武器,光靠锄头和木棍,虽然没有给养,但只要看到有人家住的房屋就能吃上饭,横行天下。秦朝险阻之地防守不住了,关卡桥梁封锁不住了,长戟刺不了,强弩射不了。楚军很快深入境内,鸿门一战,竟然连篱笆一样的阻拦都没有遇到。于是崤山以东大乱,诸侯纷纷起事,豪杰相继立王。秦王派章邯率兵东征,章邯凭着三军的众多兵力,在外面跟诸侯相约,做交易,图谋他的主上。秦君之间互相不信任,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来了。子婴登位,最终也不曾觉悟,假使子婴有一般君主的才能,仅仅得到中等的辅佐之臣,崤山以东地区虽然混乱,秦国的地盘还是可以保全的,宗庙的祭祀也不会断绝。
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十馀君,常为诸侯雄。此岂世贤哉?其势居然也(11)。且(12)天下尝同心并力攻秦矣,当此之世,贤智并列,良将行其师,贤相通其谋,然困于阻险而不能进,秦乃延入战而为之开关,百万之徒逃北(3)而遂坏。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形不利(4),势不便也。秦小邑并大城,守险塞而军(13),高(8)垒毋战,闭关据厄(15),荷戟(6)而守之。诸侯起于匹夫(16),以利(4)合,非有(7)素王之行(17)也。其交未亲,其下未附(18),名曰亡(2)(1)秦,其实利(4)之也。彼见秦阻之难犯也(19),必退师。案土息民,以待其敝,收弱(5)扶罢,以令大国之君,不患不得意于海内。贵(9)为天子,富有(7)四海,而身为禽者,其救败(21)非也。
秦国地势有高山阻隔,有大河环绕,形成坚固防御,是个四面都有险要关塞的国家。从穆公以来,一直到秦始皇,二十多位国君,经常在诸侯中称雄。难道代代贤明吗?这是地位形势造成的呀!再说天下各国曾经同心合力进攻秦国。在这种时候,贤人智士会聚,有良将指挥各国的军队,有贤相沟通彼此的计谋,然而被险阻困住不能前进,秦国就引诱诸侯进入秦国境内作战,为他们打开关塞,结果崤山以东百万军队败逃崩溃。难道是因为勇气、力量和智慧不够吗?是地形不利,地势不便啊。秦国把小邑并为大城,在险要关塞驻军防守,把营垒筑得高高的而不轻易跟敌方作战,紧闭关门据守险塞,肩扛矛戟守卫在那里。诸侯们出身平民,是为了利益联合起来,并没德高望众而位居王位者的德行。他们的交往不亲密,他们的下属不亲附。名义上是说灭亡秦朝,实际上是为自己谋求私利。他们看见秦地险阻难以进犯,就必定退兵。如果他们能安定本土,让人民休养生息,等待秦的衰败,收纳弱小,扶助疲困,来指挥东方诸侯新建的各国的君主,就不用担心在天下实现不了自己的愿望了。可是他们尊贵身为天子,富足拥有天下,自己却遭擒获,这是因为他们在覆亡前夕没有做出挽救的措施。
秦王足己而不问,遂过而不变(7)。二世受之,因(5)(2)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6)无辅。三主惑而终身不悟,亡(4)(3),不亦宜乎?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虑知化(9)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10)者,秦俗多忌讳之禁(11),忠言未卒于口而身为戮没(1)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12),拑口而不言(13)。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天下已乱,奸不上闻(14),岂不哀哉!
秦王满足一己之功,不求教于人,一错到底而不改变。二世承袭父过,因循不改,残暴苛虐以致加重了祸患。子婴孤立无亲,自处危境,却又年幼而没有辅佐,三位君主一生昏惑而不觉悟,秦朝灭亡,不也是应该的吗?在这个时候,世上并非没有深谋远虑懂得形势变化的人士,然而他们所以不敢竭诚尽忠,纠正主上之过,就是由于秦朝的风气多有忌讳的禁规,忠言还没说完而自己就被杀戮了。所以使得天下之士只能侧着耳朵听,重叠双脚站立,闭上嘴巴不敢说话。因此,三位君主迷失了路途,而忠臣不敢进谏言,智士不敢出主意,天下已经大乱,皇上还不知道,难道不可悲吗?
先(6)王(3)知雍蔽(7)之伤国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饰法设刑(8),而天下治。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4)也,五伯征而诸侯从;其削也,内守外(1)附而社稷存。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振(2);及(5)其衰也,百姓怨望而海内畔矣。故周五序得其道,而千馀岁不绝(12);秦本末并失(13),故不能长。由是观之,安危之统(14)相去远矣。
先王知道壅塞不通就会伤害国家,所以设置公卿、大夫和士,来整治法律设立刑罚,天下因而得到治理。强盛的时候,禁止残暴诛讨叛乱,天下服从;衰弱的时候,五霸为天子征讨,诸侯也顺从;土地被割削的时候,在内能自守备,在外还有亲附,社稷得以保存。所以秦朝强盛的时候,繁法严刑,天下震惊;等到它衰弱的时候,百姓怨恨,天下背叛。周朝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合乎根本大道,因而传国一千多年不断绝。而秦朝则是本末皆失,所以不能长久。由此看来,安定和危亡的纲纪相距太远了!
野谚(4)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5)。」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6),去就有(3)序,变化因(2)(1)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俗话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因此君子治理国家,考察于上古的历史,验证以当代的情况,还要通过人事加以检验,从而了解兴盛衰亡的规律,详知谋略和形势是否合宜,做到取舍有序,变化适时,所以历时长久,国家安定。
小提示:贾谊《过秦论》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全文从各个方面分析秦王朝的过失,故名为《过秦论》。此文旨在总结秦速亡的历史教训,以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鉴,是一组见解深刻而又极富艺术感染力的文章。
《过秦论》上篇先讲述秦自孝公以迄始皇逐渐强大的原因:具有地理的优势、实行变法图强的主张、正确的战争策略、几世秦王的苦心经营等。行文中采用了排比式的句子和铺陈式的描写方法,富有气势;之后则写陈涉虽然本身力量微小,却能使强大的秦国覆灭,在对比中得出秦亡在于“仁义不施”的结论。中篇剖析秦统一天下后没有正确的政策,秦二世没有能够改正秦始皇的错误政策,主要指责秦二世的过失。下篇写秦在危迫的情况下,秦王子婴没有救亡扶倾的才力,主要指责秦王子婴的过失。
创作背景
西汉文帝时代,是汉代所谓的“太平盛世”,即“文景之治”的前期。贾谊以他敏锐的洞察力,透过表象,看到了西汉王朝潜伏的危机。当时,权贵豪门大量侵吞农民土地,逼使农民破产流亡,苛重的压迫剥削和酷虐的刑罚,也使阶级矛盾日渐激化。国内封建割据与中央集权的矛盾、统治阶级与劳动人民的矛盾以及民族之间的矛盾都日益加剧,统治者的地位有动摇的危险。
为了调和各种矛盾,使西汉王朝长治久安,贾谊在《陈政事疏》《论积贮疏》以及《过秦论》等著名的政论文中向汉室提出了不少改革时弊的政治主张。本文就是以劝诫的口气,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秦王朝政治的成败得失,为汉文帝改革政治提供借鉴。在谈到写作目的时,贾谊说过他之所以要“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主张“去就有序,变化因时”,其目的是求得“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下篇)。《过秦论》一文总结秦朝兴亡的教训,实为昭汉之过。
相关诗词
-
过秦岭
古今传此岭,高下势峥嵘。安得青山路,化为平地行。苍苔留虎迹,碧树障溪声。欲过一回首,踟蹰无限情。
-
过秦淮
晓过新桥启轿窗,要看春水弄春光。东风作意惊诗眼,搅乱垂杨两岸黄。
-
秦望
...望,轻于会稽。曷崇而轻,名之以嬴。孰名是山,东方之人兮。我登稽山,思禹之绩。吾侪不鱼,繄帝之力。我瞻秦望,哀秦之过。虐彼黔首,其谁之祸。禹驾而游,夏民以休。有翼其行,稷卨是谋。政辙而狩,嬴随以仆。孰稔其恶,斯高左右。孤竹兄弟,殍于首阳...
-
次韵梁尉秦碑古风
...变,鬼饥族赤谁嗟咨。汉兴万事一扫去,惟有篆刻馀刑仪。磨崖欲作不朽计,其如历数不及期。蚩尤五兵纣漆器,人物美恶宁相疵。我虽过秦爱遗画,南山入望频支颐。不须峄阳访枣刻,不用迁史观雄辞。虚堂默坐对此纸,闭眼暗想君勿嗤。要知...
-
秦王卷衣曲
六国敛衽朝秦王,秦王宫阙高相望。美人充积盈椒房,金珠铅粉辉煌煌。昔为花与玉,今为糟与糠。感时悲旧事,无意惜年光。昼苦短,夜苦长。朝朝暮暮卷衣裳,谁复正尔恃红妆。
-
宋饮冰晚过林居
山晚少人行,萧萧陨箨声。阳光沈树杪,暝色起柴荆。过我论幽事,知君无宦情。虚名是何物,浊酒且须倾。
-
望海潮·秦峰苍翠
秦峰苍翠,耶溪潇洒,千岩万壑争流。鸳瓦雉城,谯门画戟,蓬莱燕阁三休。天际识归舟,泛五湖烟月,西子同游。茂草台荒,苎萝村冷起...
-
念奴娇·过小孤山
...古,舟郎指点争说。岸边无数青山,萦回紫翠,掩映云千叠。都让洪涛恣汹涌,却把此峰孤绝。薄暮烟扉,高空日焕,谙历阴晴彻。行人过此,为君几度击楫。
-
自宣溪过早禾渡·其二
梅欲搀春菊送秋,早来渡口晚烟收。风从滩上催船过,滚起寒沙一并流。
-
过泰和宫
林塘漠漠乱花飞,门掩苍苔过客稀。蝴蝶与身俱是梦,杜鹃怜我几时归。徐行便当篮舆稳,清话何妨羽扇挥。四十九年蘧伯玉,此生毕竟是邪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