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莺
〔唐〕
流莺(1)漂荡复参差(3),度陌临流不自持(4)。
流莺到处四荡惶然上下翻飞,飞过阡陌河流命运无法自持。
巧啭(1)岂能无本意?良辰(2)未必有佳期(3)。
巧啭千声怎能没有真心本意?春日良辰未必就有所盼佳期。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1)。
穿梭在风霜雨露早晚阴晴里,振翅在千门万户或开或闭时。
曾苦伤春(1)不忍(2)听,凤城何处有花枝(3)。
我苦于伤春那啼叫不忍再听,京城何处有它可栖息的花枝?
小提示:李商隐《流莺》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流莺》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是作者托物寓怀的诗篇,借流莺暗喻自身,寄托身世之感,抒写自己漂泊无依、抱负难展、佳期难遇的苦闷之情。首联描写了流莺的飘荡无依,颔联指出流莺内心的苦闷,颈联写流莺的艰辛备尝,尾联才写到诗人自己。全诗咏物抒情,风格轻倩流美,情思深婉。
- 作品别称咏物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849年
创作背景
《流莺》此写作年份不易确定。张采田《玉溪生年谱会笺》系此诗为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春长安之作。从诗中写到“漂荡”、“巧啭”和“凤城”来看,可能是“远从桂海,来返玉京”以后所作。大中三年(849年)春,作者在长安暂充京兆府掾属,“天官补吏府中趋,玉骨瘦来无一把”(《偶成转韵》),应是他当时生活和心情的写照。
相关诗词
-
菩萨蛮·流莺日日催芳草
流莺日日催芳草。越罗妥帖馀寒小。粉蝶一双飞。春风香满衣。藤阴遮翠幔。容易窗纱暗。细雨压花低。迷藏人不知。
-
浣溪沙·却爱流莺唤晓眠
却爱流莺唤晓眠。一帘新月漾窗前。杏花开也记当年。怨绿愁红销慧业,青溪白石浣衣天。南唐佳句写裙边。
-
午睡听流莺作歌·其一
拟倩花枝当绮罗,更烦莺作缓声歌。未残春色犹堪惜,已老周郎奈若何。
-
海棠春·拟淮海流莺窗外啼声巧原韵
啼莺似学歌喉巧。正睡里、一声听觉。风细绣帘间,押动情丝袅。阁签几度声催报。意自警、看花趁早。触手玉笙寒,揽镜酲红少。
-
赋得春莺送友人二首·其二
流莺拂绣羽,二月上林期。待雪销金禁,衔花向玉墀。
-
秋莺
落尽群英一见愁,只因天地雨经秋。流莺不道春光老,刬地如今调舌柔。
-
浴沂亭八咏·其七·柳岸春莺
柳色嫩于丝,春风浓似酒。流莺自往来,何必携柑斗。
-
春怀赋得冰雪莺来晚春寒花较迟十字·其三
寒雀随山影,哀鸿带边声。花迟社酒薄,春工了无情。东风好池馆,芳草语流莺。不必笑枯索,拥书轻百城。
-
喜迁莺·端午,用吴子和韵
流莺声歇。又小麦送秋,脆圆迎节。彩剪罗睺,绫黏猛虎,都与钗符差列。笑唤谢家儿女,绣带香囊亲结。动翠袖,看白团扇底,清风徐发。...
-
赋得闻晓莺啼
捲帘清梦后,芳树引流莺。隔叶传春意,穿花送晓声。未调云路翼,空负桂枝情。莫尽关关兴,羁愁正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