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彭蠡湖口
〔南北朝〕
客游倦水宿(1),风潮难具论(2)。
我对日复一日的水行客宿已经厌倦,因为风潮变幻不定,莫可理究,凶险难测。
洲岛骤(1)回合(2),圻岸(3)屡崩奔(4)。
彭蠡水波涛奔流,时而遇到洲岛,立刻遽分两股,急转猛合,又冲撞到岸崖之上,崩起重重雪浪,更凝聚起来,奔流而下。
乘月听哀狖(1),浥(2)露馥(3)芳荪(4)。
沿途,有时乘月夜游,聆听哀怨的猿啼,湿露而行,赏玩芳草的浓香。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1)。
有时晨起远眺,近处晚春秀野,碧绿无际,远处苍岩高峙,白云如聚。
千念集日夜,万感盈朝昏。
我想凭借与寥夜清晨静景的对晤,来参透这冥冥之理。但是日日夜夜,朝朝昏昏,百思千索,依然不解。
攀崖照石镜(1),牵叶入松门(2)。
因不耐静思默想,于是攀登悬崖,登上了石镜山;牵萝扳叶,进入了松门顶。
三江(1)事多往,九派(2)理空存。
访异探秘,登高远望,然而三江九派,先哲的记载,已成难以追寻的故事;沧海桑田,这千变万化的自然之理,更难以考究。
灵物(1)郄珍怪,异人秘精魂(3)。
如今灵物异人已惜其珍藏,秘其精魂;
金膏(1)灭明光(2),水碧(3)辍(4)流温(5)。
金膏仙药,温润水玉,早已灭其明光,辍其流温。
徒作千里曲(1),弦绝(2)念弥敦。
对于这颠颠倒倒,是非莫明的一切,我奏起了《千里别鹤》曲;突然断弦一声,万籁俱寂,唯有那无尽愁思在江天回荡。
小提示:谢灵运《入彭蠡湖口》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入彭蠡湖口》是晋宋之际诗人谢灵运创作的一首山水诗。此诗作于前往临川途中由长江入彭蠡湖口时。诗中细致地描写了入彭蠡湖口的经过与所见的景物。面对彭蠡湖,诗人看到灵异不显,异人隐迹,暗喻贤人隐世之理,故最后发出“弦绝念弥敦”之叹。全诗意境疏朗高远,笔致趋于跳荡,用典不露痕迹,情景理融为一体,显示出山水诗进一步脱略玄言诗影响的历史进程。
- 作品出处谢康乐集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南朝宋
创作背景
《入彭蠡湖口》这首诗应当是作于公元431年(晋怀帝元嘉八年)晚春,作者由京城建康赴临川(治今江西南昌)内史任途中。他悲愤难已,今番横遭罗织,自然更添怨恨,进入彭蠡湖口,心潮更与风涛同起伏,遂以如椽雄笔,抒达幽愤。
相关诗词
-
和子由彭蠡湖遇风雪
...垂天翼。五载贬筠阳,区区校寻尺。盐车厄骥足,道路行叹惜。脱身当岁晏,行李唯典籍。高怀久达观,不见憔悴色。悠悠东下船,晚次彭蠡侧。江风忽崩腾,江水翻且黑。飘风断黄芦,落雁委砂碛。鹅毛飞雪片,满野来无极。龙骧飞万斛,欲进不可得。淹留向汀湾,萧瑟日...
-
彭蠡湖
彭蠡湖边落照低,大孤山下草凄凄。烟峦庐岳新飞瀑,庙貌康郎旧鼓鼙。皎月影翻鸿雁阵,黄芦寒听鹧鸪啼。云帆一片风催客,何处东林问虎溪。
-
彭蠡湖乡思
肠断南天欲尽头,紫荆无语对高楼。还将病眼三更泪,滴破沧浪万里流。湖雁一声彭蠡月,梅花三度象城秋。倚门定有慈颜望,曾着斑衣此日否。
-
渡彭蠡湖
沙岸委蛇白,云林迤逦青。千山拥庐岳,百水会宫庭。旋食犹能饭,丛祠更乞灵。江湖万里浪,政尔片帆轻。
-
过彭蠡湖七首·其四
逆曳风帆过,湖中拍浪儿。轻儇沙鸟似,狞恶海童为。百斛舟何重,连晨桨未移。閒思强弩手,一破巨鱼鬐。
-
过彭蠡湖
水落晴沙高,颧鸣霜野冷。我来越彭蠡,及此秋光迥。林岫远参错,洲溆互陵亘。鱼龙气不骄,鸨鹢散游泳。川途玩回转,欹疾孤帆影。洪流既归壑,巨薮失溟涬。乃知造化...
-
题赠陶氏觐湖村居
摇波修树玉同清,隔树虚楼水共成。桂楫兰桡穿镜出,春歌暮管傍花行。月如彭蠡湖中挂,云似潇湘浦上生。但得长年怡杖屦,那论此地胜蓬瀛。
-
重泛彭蠡湖回望匡庐诸峰
昔度匡庐去,千崖霜叶稀。今来彭蠡上,万顷雪涛飞。江山长是旧,物候自应非。白鸥浑不管,来往钓鱼矶。
-
过彭蠡湖
禹迹停终古,湖光荡至今。涵云四天影,注瀑一山心。垂白浮孤棹,飞乌背远林。所思犹未见,渔唱夕烟深。
-
登五老峰望彭蠡湖歌
...兮诡万状。履触云生处,身齐飞鸟上。霞缀屏兮成锦,雾弥谷兮如涨。峰头雾雨峰下晴,一边湖树夕阳明。波声直撼鄱阳县,江色遥分湖口城。忆昔扬帆彭蠡左,湖心迥压看将堕。今来顶上看湖光,湖光射眼白如霜。不知浮荡苍翠表,只觉微茫众山小。林交阴兮青兕啼,草丰茸兮故步迷。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