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吏
〔唐〕
客(1)行新安(2)道,喧呼闻点兵(3)。
走在新安县的大路上,听到新安吏在按户籍册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1)无丁。
问新安吏:“难道因新安县小,壮丁已抽完,才抓这些不成丁的青年?”
府帖(1)昨夜下,次(2)选中男(3)行。
新安吏回答“府帖昨夜才下达,并下令说没有壮丁就依次抽未成年男子。”
中男绝短小(1),何以守王城(2)。
又问“抽来的未成年男子实在太小了,如何能守住王城呢?”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健壮的中男还有母亲相送,瘦小的由于父母在战乱中去世,就变得孤苦伶仃了。
白水(1)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河水日夜向东流,青山还留着哭声呢!
莫自使眼枯(1),收汝泪纵横。
“不要让眼泪哭干,收住你们纵横的泪水。
眼枯(1)即见骨,天地(2)终无情。
眼泪哭干了会露出头骨,但天地终归是无情的,不能改变这悲痛的安排。
我军取相州(1),日夕望其平。
我们官军攻取相州,日夜盼望收复其地。
岂意(1)贼难料,归军(2)星散营(3)。
可是贼心难料,致使官军溃败。
就粮(1)近故垒,练卒依旧京(2)。
我们就去原先营垒就食,练兵也依凭着洛阳。
掘壕(1)不到水(2),牧马役亦轻。
挖掘壕沟也不会深得见水,放牧军马的劳役也还算轻。
况乃王师顺(1),抚养(2)甚分明。
何况朝廷官军是符合正义的,一切必然顺利,爱护战士一目了然。
送行勿泣血,仆射(1)如父兄(2)。
送行战士不要哭得那么悲伤,长官会像父兄一样关爱你们。
小提示:杜甫《新安吏》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新安吏》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与《石壕吏》、《潼关吏》统称“三吏”。全诗可分两个层次:前十二句记述了军队抓丁和骨肉分离的场面,揭示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后十六句笔锋一转,对百姓进行开导和劝慰。此诗反映了作者对统治者尽快平息叛乱、实现王朝中兴的期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时代背景是乾元元年(公元七五八年)冬,安庆绪退保相州,肃宗命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个节度使,率步骑二十万人围攻相州。自冬至春,未能破城。幸而郭子仪率领他的朔方军拆断河阳桥,才阻止了安史军队南下。杜甫从洛阳回华州,路过新安,看到征兵的情况,写了这首诗。
相关诗词
-
送惟素上人归新安
山空叶复落,一径下新安。
-
献新安于尚书
九土雄师竟若何,未如良牧与天和。月留清俸资家少,岁计阴功及物多。四野绿云笼稼穑,千山明月静干戈。行人耳满新安事,尽是无愁父老歌。
-
新安江路
深潭与浅滩,万转出新安。人远禽鱼净,山深水木寒。啸起青蘋末,吟瞩白云端。即事遂幽赏,何心挂儒冠。
-
送康判官往新安赋得江路西南永
不向新安去,那知江路长。猿声比庐霍,水色胜潇湘。驿树收残雨,渔家带夕阳。何须愁旅泊,使者有辉光。
-
送顾苌往新安
由来山水客,复道向新安。半是乘潮便,全非行路难。晨装林月在,野饭浦沙寒。严子千年后,何人钓旧滩。
-
治安疏
...推广事例,名爵滥矣。二王不相见,人以为薄于父子。以猜疑诽谤戮辱臣下,人以为薄于君臣。乐西苑而不返宫,人以为薄于夫妇。天下吏贪将弱,民不聊生,水旱靡时,盗贼滋炽。自陛下登极初年亦有这,而未甚也。今赋役增常,万方则效。陛下破产礼佛日甚,室如县罄,...
-
新安滩
一滩复一滩,一滩高十丈。三百六十滩,新安在天上。
-
稚存从新安归而余方自武陵来新安相失于道作此寄之
来鸿去燕江干路,露宿风飞各朝暮。多时相失万里云,忽又相逢不相顾。吁嗟吾辈有底忙,怅好年华此愁度。君饮新安水,我客钱塘城。风岩水穴每独往,此间但恨无君行。君下严陵滩,我上富春郭。日日看山不见君,咫尺烟波已成错。卸装孤馆开君书,...
-
赴新安至七里滩作
东关苦行迈,南涉上新安。水木千云乱,沙禽拂浪寒。孤吟随荡桨,多难负垂竿。何日风波静,还来住此滩。
-
姑孰道中遇施虹玉返新安
姑溪相见即分飞,迢递新安触暑归。药石分将慈母苦,鸡豚馀得故人肥。苏耽亦念家中井,莱子频沾道上衣。此别茫茫珠海上,书来先说是庭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