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忧喜相寻

苏轼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忧喜相寻(1),风雨过、一江春绿。巫峡梦、至今空有,乱山(2)屏簇。何似伯鸾携德耀,箪瓢(3)未足清欢足。渐粲然(4)、光彩照阶庭,生兰玉。

忧喜相互延续着,如同风雨一过,满江春色。像楚王巫山之梦醒来,一切都消失了,唯有乱山如屏障般矗立。何其相似,东汉的梁鸿携其妻孟光隐居山中,基本生活资料不足,尚能清欢。天慢慢地明亮起来,其光彩照着阶级、庭院,生出如兰似玉的孩子。

幽梦里,传心曲(1)。肠断处,凭他续。文君婿(2)知否,笑君卑辱(3)。君不见周南(4)汉广(5),天教夫子休乔木(6)。便相将、左手抱琴书,云间宿。

深梦里,吐出内心的声音;极度的难过伤心,任凭它继续下去。卓文君的丈夫司马相如你知道吗?我们耻笑你的品德卑下。你还听不到《周南》中歌咏《汉广》篇的守礼男子,不强求于贤女,天使得《汉广》中的男子休于乔木。于是你们相伴,左手抱琴书,到如云飘一般远离尘世的地方去隐居。

小提示:苏轼《满江红·忧喜相寻》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满江红·忧喜相寻》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创作的一首词。全词主要围绕董柳忧患与共的情缘展开构思称赞了董氏夫妇的高尚情操,上阕由写董的「得罪削籍」一身轻,进入到写致仕後的美好家庭生活,下阕进一层写董义夫与柳氏淡然面对人间烦恼,「欣然」、「益安」同「忧患」的人生态度。这首诗融会想象与现实,情调浪漫。喻义精当,寓意深刻。

创作背景

《满江红·忧喜相寻》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三月。元丰四年七月,董毅夫由四川夔州路转运副使徙梓州路转运副使。不久,致仕,于第二年三月回归老家江西,路过黄州。董由鄂州太守朱寿昌介绍而结识了苏轼。苏轼和《满江红》以答谢之。

苏轼

苏轼(诗神)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