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论
〔唐〕
天地果无初(2)乎?吾不得而(9)知(11)之也。生人(13)(3)果有初(2)乎?吾不得而(9)知(11)之也。然(12)(10)则孰为近(4)?曰:有初(2)为近(4)。孰明(5)之?由封建(1)而(9)明(5)之也。彼封建(1)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9)莫能去(6)之。盖非不欲去(6)之也,势(7)不可也。势(7)之来(8),其生人(13)(3)之初(2)乎?不初(2),无以有封建(1)。封建(1),非圣人意也。
自然界果真没有原始阶段吗?我没法知道。人类果真有原始阶段吗?我也没法知道。那么,(有或没有原始阶段)哪种说法比较接近事实呢?我认为:有原始阶段这种说法比较接近事实。怎么知道这一点呢?从“封国土、建诸侯”的封建制就可以明白。那种封建制,经历了古代贤明的帝王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周文王和周武王,没有谁能把它废除掉。不是不想把它废除掉,而是事物发展的趋势不允许,这种形势的产生,大概是在人类的原始阶段吧?不是原始阶段的那种形势,就没有可能产生封建制。实行封建制,并不是古代圣人的本意。
彼其初(2)与万物皆生,草木榛榛,鹿豕狉狉,人不能搏(6)噬,而(10)且无毛羽,莫克(7)自奉(8)自卫。荀卿有言:“必将假(9)物以为用者也。”夫假(9)物者必争,争而(10)不已,必就其能断(14)曲直(11)者而(10)听命焉。其智而(10)明(4)者,所伏必众,告之以直而(10)不改,必痛之而(10)后畏,由是(17)(16)君长刑政生焉。故近(3)者聚而(10)为群,群之分,其争必大,大而(10)后有兵(12)有德。又有大者,众群之长又就而(10)听命焉,以安其属。于是(17)(16)有诸侯之列,则其争又有大者焉。德又大者,诸侯之列又就而(10)听命焉,以安其封。于是(17)(16)有方伯、连帅之类,则其争又有大者焉。德又大者,方伯、连帅之类又就而(10)听命焉,以安其人,然(18)(15)后天下会于一(19)。是(17)(16)故有里胥而(10)后有县大夫,有县大夫而(10)后有诸侯,有诸侯而(10)后有方伯、连帅,有方伯、连帅而(10)后有天子(13)。自天子(13)至于里胥,其德在人者死,必求其嗣而(10)奉(8)之。故封建(1)非圣人意也,势(5)也。
人类在他的原始阶段跟万物一起生存,那时野草树木杂乱丛生,野兽成群四处奔走,人不能像禽兽那样抓扑啃咬,而且身上也没有毛羽来抵御严寒,不能够光靠自身来供养自己、保卫自己。荀卿说过:“人类一定要借用外物作为自己求生的工具。”借用外物来求生的必然会相争,争个不停,一定会去找那能判断是非的人而听从他的命令。那又有智慧又明白事理的人,服从他的人一定很多;他把正确的道理告诉那些相争的人,不肯改悔的,必然要惩罚他,使他受痛苦之后感到惧怕,于是君长、刑法、政令就产生了。这样附近的人就聚结成群,分成许多群以后,相互间争斗的规模一定会大,相争的规模大了就会产生军队和威望。这样,又出现了更有威德的人,各个群的首领又去听从他的命令,来安定自己的部属。于是产生了一大批诸侯,他们相争的规模就更大了。又有比诸侯威德更大的人,许多诸侯又去听从他的命令,来安定自己的封国。于是又产生了方伯、连帅一类诸侯领袖,他们相争的规模还要大。这就又出现了比方伯,连帅威德更大的人,方伯、连帅们又去听从他的命令,来安定自己的老百姓,这以后天下便统一于天子一人了。因此先有乡里的长官而后有县的长官,有了县的长官而后有诸侯,有了诸侯而后有方伯、连帅,有了方伯、连帅而后才有天子。从最高的天子到乡里的长官,那些对人民有恩德的人死了,人们一定会尊奉他们的子孙为首领。所以说封建制的产生不是圣人的本意,而是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
夫尧、舜、禹、汤之事远矣,及有周而(1)甚详。周有天下,裂土田而(1)瓜分之,设五等(2),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1)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城。然(12)(10)而(1)降于夷王,害礼伤尊,下堂(3)而(1)迎觐者。历于宣王,挟中兴复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4)不能定鲁侯之嗣。陵夷迄于幽、厉,王室东徙,而(1)自列为诸侯。厥后问鼎(5)之轻重者有之,射王中肩者有之,伐凡伯、诛苌弘者有之,天下乖戾,无君君(6)之心。余以为周之丧久矣,徒建空名于公侯之上耳。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欤?遂判为十二(7),合为七国(11)(8),威分于陪臣之邦,国(11)殄于后封之秦,则周之败端(9),其在乎此矣。
尧、舜、禹、汤的事离我们很远了,到了周代记载就很详备了。周朝占有天下,把土地像剖瓜一样分割开来,设立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分封了许多诸侯。诸侯国像繁星似地罗列,四面遍布在大地上,集结在周天子的周围,就像车轮围绕着中心运转,就像辐条集中于车毂;诸侯聚合起来就去朝见天子,分散开来就是守卫疆土的臣子、朝廷的捍卫者。但是往下传到周夷王的时候,破坏了礼法,损害了尊严,天子只得亲自下堂去迎接朝见的诸侯。传到周宣王的时候,他虽然倚仗着复兴周王朝的功德,显示出南征北伐的威风,终究还是无力决定鲁君的继承人。这样日渐衰败下去,直到周幽王、周厉王,后来周平王把国都向东迁移到洛邑,把自己排列在诸侯同等地位上去了。从那以后,问周天子传国九鼎的轻重的事情出现了,用箭射伤天子肩膀的事情出现了,讨伐天子大臣凡伯、逼迫天子杀死大夫苌弘这样的事情也出现了,天下大乱,再没有把天子看作天子的了。我认为周王朝丧失统治力量已经很久了,只不过还在公侯之上保存着一个空名罢了!这岂不是诸侯势力太强大而指挥不动,就像尾巴太大以至摇摆不动所造成的过失吗?于是周王朝的统治权分散到十二个诸侯国,后来又合并为七个强国,王朝的权力分散到陪臣掌政的国家,最后被很晚才封为诸侯的秦国灭掉。周朝败亡的原因,大概就在这里了。
秦有天下,裂都(2)会而(1)为之郡邑,废侯卫而(1)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2)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1)天下大坏(3),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梃谪戍之徒,圜视而(1)合从,大呼而(1)成群,时则有叛人而(1)无叛吏,人怨于下而(1)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1)并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4)也。
秦朝统一了全国后,不分诸侯国而设置郡县,废除诸侯而委派郡县长官。秦占据了天下的险要地势,建都于全国的上游,控制着全国,把局势掌握在手里,这是它做得对的地方。但没过几年便天下大乱,那是有原因的。它多次征发数以万计的百姓服役,使刑法越来越残酷,耗尽了财力。于是那些扛着锄木棍被责罚防守边境的人们,彼此递个眼色就联合起来,怒吼着汇合成群,奋起反秦。那时有造反的老百姓而没有反叛的官吏,老百姓在下怨恨秦王朝;官吏在上惧怕朝廷。全国四面八方互相配合,杀郡守劫县令的事情在各地同时发生。错误在于激起了人民的怨恨,并不是郡县制的过失。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4),徇周之制,剖(5)海内而(3)立宗子(8),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6)之不暇,困平城,病(11)流矢,陵迟不救者三代。后乃谋臣献画,而(3)离削自守(7)矣。然(13)(9)而(3)封建(1)之始,郡国(10)居半,时则有叛国(10)而(3)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2)矣。继汉而(3)帝者,虽百代可知(12)也。
汉朝统一了全国之后,纠正秦朝的错误,沿袭周朝的封建制,分割天下,分封自己的子弟和功臣为诸侯王。但没有几年,为了平息诸侯国的叛乱便闻命奔赴镇压,以至连救死扶伤都来不及,汉高祖刘邦被围困在平城,被飞箭射伤,如此衰落不振达三代之久。后来由于谋臣献策,才分散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并由朝廷命官管理诸侯国。但是汉朝开始恢复封建制的时候,诸侯国和郡县各占一半疆域,那时只有反叛的诸侯国而没有反叛的郡县,秦朝郡县制的正确性也已经明白清楚了。继汉朝而称帝的,就是再过一百代,郡县制比封建制优越,也是可以知道的。
唐兴,制州(4)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2)也。然(9)(8)犹桀猾时起,虐害方域者,失(3)不在于州(4)而(1)在于兵(5),时则有叛将而(1)无叛州(4)。州(4)县之设,固(6)不可革(7)也。
唐朝建立以后,设置州县,任命州县的长官,这是它做得正确的地方。但还是有凶暴狡猾的人不时起来叛乱、侵州夺县的情况出现,过失不在于设置州县而在于藩镇拥有重兵,那时有反叛的藩镇将领而没有反叛的州县长官。郡县制的建立,确实是不能改变的。
或者曰:“封建(1)者,必私(3)其土,子(4)其人,适其俗(5),修其理(8)(7),施化(6)易(9)也。守宰者,苟其心,思迁其秩而(2)已,何能理(8)(7)乎?”余又非之。
有的人说:“封建制的世袭君长,一定会把他管辖的地区当作自己的土地尽心治理,把他管辖的老百姓当作自己的儿女悉心爱护,使那里的风俗变好,把那里的政治治理好,这样施行教化就比较容易。郡县制的州县地方官,抱着得过且过的心理,一心只想升官罢了,怎么能把地方治理好呢?”我认为这种说法也是不对的。
周之事迹,断(4)可见矣:列侯骄盈,黩货事戎,大凡乱国(6)多,理(9)(8)国(6)寡,侯伯不得变(7)其政,天子(3)不得变(7)其君,私(2)土子(3)人者,百不有一(11)。失(1)在于制,不在于政,周事然(10)(5)也。
周朝的情况,毫无疑问地可以看清楚了:诸侯骄横,贪财好战,大致是政治混乱的国家多,治理得好的国家少。诸侯的霸主不能改变乱国的政治措施,天子无法撤换不称职的诸侯国的君主,真正爱惜土地爱护人民的诸侯,一百个中间也没有一个。造成这种弊病的原因在于封建制,不在于政治方面。周朝的情况就是如此。
秦之事迹,亦断(3)可见矣:有理(10)(9)人之制(5),而(1)不委(6)郡邑,是(11)(7)矣。有理(10)(9)人之臣,而(1)不使守宰,是(11)(7)矣。郡邑不得正其制,守宰不得行其理(10)(9)。酷刑苦役,而(1)万人侧目(8)。失(2)在于政,不在于制,秦事然(12)(4)也。
秦朝的情况,也完全可以看清楚了:朝廷有治理百姓的制度,而不让郡县专权,这是正确的;中央有管理政务的大臣,不让地方官自行其是,这也是正确的。但是郡县不能正确发挥郡县制的作用,郡守、县令不能很好地治理人民。残酷的刑罚、繁重的劳役,使万民怨恨。这种过失在于政治方面,不在于郡县制本身。秦朝的情况便是这样。
汉兴,天子(5)之政行于郡,不行于国(9),制其守宰,不制其侯王。侯王虽乱,不可变(10)也,国(9)人虽病(11),不可除(12)也;及夫大逆不道,然(20)(7)后掩捕而(3)迁之,勒兵(4)而(3)夷之耳。大逆未彰,奸利浚财,怙势(2)作威,大刻于民者,无如之何,及夫郡邑,可谓理(19)(13)且安矣。何以言之?且汉知(18)孟舒于田叔,得魏尚于冯唐,闻黄霸之明(1)审,睹汲黯之简靖,拜(14)之可也,复其位可也,卧而(3)委(8)之以辑一(21)方可也。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朝拜(14)而(3)不道,夕斥之矣;夕受而(3)不法,朝斥之矣。设使汉室尽城邑而(3)侯王之,纵令其乱人(15),戚(16)之而(3)已。孟舒、魏尚之术莫得而(3)施,黄霸、汲黯之化(6)莫得而(3)行;明(1)谴而(3)导之,拜(14)受而(3)退已违矣;下令而(3)削之,缔交合从之谋周于同列,则相顾裂眦,勃然(20)(7)而(3)起;幸而(3)不起,则削其半,削其半,民犹瘁矣,曷若举(17)而(3)移之以全其人乎?汉事然(20)(7)也。
汉朝建立的时候,天子的政令只能在郡县推行,不能在诸侯国推行;天子只能控制郡县长官,不能控制诸侯王。诸侯王尽管胡作非为,天子也不能撤换他们;侯王国的百姓尽管深受祸害,朝廷却无法解除他们的痛苦。只是等到诸侯王叛乱造反,才把他们逮捕、流放或率兵讨伐、以至灭掉他们。当他们的罪恶尚未充分暴露的时候,尽管他们非法牟利搜刮钱财,依仗权势作威作福,给百姓造成严重的伤害,朝廷也不能对他们怎么样。至于郡县,可以说是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了。根据什么这样讲呢?汉文帝从田叔那里了解到孟舒,从冯唐那里了解到魏尚,汉宣帝听说黄霸执法明察审慎,汉武帝看到汲黯为政简约清静,那么就可以任命黄霸做官,可以恢复孟舒、魏尚原来的官职,甚至可以让汲黯躺着任职,委任他只凭威望去安抚一个地区。官吏犯了罪可以罢免,有才干可以奖赏。早上任命的官吏,如果发现他不行正道,晚上就可以撤了他;晚上接受任命的官吏,如果发现他违法乱纪,第二天早上就可以罢免他。假使汉王朝把城邑全部都分割给侯王,即使他们危害人民,也只好对它发愁罢了。孟舒、魏尚的治理方法不能施行,黄霸、汲黯的教化无法推行。如果公开谴责并劝导这些侯王,他们当面接受,但转过身去就违反了;如果下令削减他们的封地,互相串通联合行动的阴谋就会遍及侯王各国之间,那么大家都怒眼圆睁,气势汹汹地反叛朝廷。万一他们不起来闹事,就削减他们的一半封地,即使削减一半,百姓还是受害了,何不把诸侯王完全废除掉来保全那里的人民呢?汉朝的情况就是这样。
今国(3)家尽制郡邑,连置守宰,其不可变(4)也固(2)矣。善制兵(1),谨择守,则理(6)(5)平矣。
今天国家完全实行郡县制,不断地任命郡县长官,这种情况是肯定不能改变了。只要好好地控制军队,慎重地选择地方官吏,那么政局就会安定了。
或者又曰:“夏、商、周、汉封建(1)而(2)延(4),秦郡邑而(2)促(5)。”尤(6)非所谓知(7)理(8)(3)者也。
有人又说:“夏、商、周、汉四代实行封建制,他们统治的时间都很长久,而秦朝实行郡县制,统治的时间却很短。”这更是不懂得治理国家的人说的话。
魏之承汉也,封爵犹建;晋之承魏也,因循不革(3);而(1)二姓陵替,不闻延(5)祚。今矫而(1)变(4)之,垂二百祀,大业弥固(2),何系于诸侯哉?
魏继承汉朝,分封贵族的爵位仍然实行封建制;西晋继承魏,因袭旧制不加改变,但魏和晋都很快就衰亡了,没听说有国运长久的。唐朝纠正魏晋的过失改变了制度,享国已近二百年,国家基业更加巩固,这与分封诸侯又有什么关系呢?
或者又以为:“殷、周,圣王也,而(1)不革(3)其制,固(2)不当复议也。”是(6)(5)大不然(7)(4)。
有人又认为:“治理商、周二代的是圣明的君王啊,他们都没有改变封建制,那么,本来就不应当再议论这件事了。”这种说法大大的不对。
夫殷、周之不革(3)者,是(9)(8)不得已也。盖以诸侯归殷者三千焉,资以黜夏,汤不得而(1)废;归周者八百焉,资以胜殷,武王不得而(1)易(11)。徇之以为安,仍(12)之以为俗(6),汤、武之所不得已也。夫不得已,非公之大者也,私(4)其力于己也,私(4)其卫于子(5)孙也。秦之所以革(3)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4)也,私(4)其一(14)己之威也,私(4)其尽臣畜于我也。然(10)(7)而(1)公天下(13)之端(2)自秦始。
商、周二代没有废除封建制,是不得已的。因为当时归附商朝的诸侯有三千个,商朝靠了他们的力量才灭掉了夏,所以商汤就不能废除他们;归附周朝的诸侯有八百个,周朝凭借他们的力量才战胜了商朝,所以周武王也不能废弃他们。沿用它来求得安定,因袭它来作为习俗,这就是商汤、周武王不得不这样做的原因。他们是不得已的,并不是什么大公无私的美德,而是有私心,是要使诸侯为自己出力,并保卫自己的子孙。秦朝用废除分封诸侯的办法来作为制度,是最大的公;它的动机是为私的,是皇帝想要巩固个人的权威,使天下的人都臣服于自己。但是废除分封,以天下为公,却是从秦朝开始的。
夫天下之道,理(9)(7)安斯得人者也。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4)后可以理(9)(7)安。今夫封建(1)者,继世而(4)理(9)(7);继世而(4)理(9)(7)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则生人(11)(2)之理(9)(7)乱未可知(8)也。将欲利其社稷以一(12)其人之视听,则又有世大夫世食禄邑,以尽其封略,圣贤生于其时,亦无以立于天下,封建(1)者为之也。岂圣人之制使至于是(10)(6)乎?吾固(5)曰:“非圣人之意也,势(3)也。”
至于天下的常理,是治理得好、政局安定,这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使贤明的人居上位,不肖的人居下位,然后才会清明安定。封建制的君长,是一代继承一代地统治下去的。这种世袭的统治者,居上位的果真贤明吗?居下位的真的不肖吗?这样,人民究竟是得到太平还是遭遇祸乱,就无法知道了。如果想要对国家有利而统一人民的思想,而同时又有世袭大夫世世代代统治他们的封地,占尽了诸侯国的全部国土,即使有圣人贤人生在那个时代,也会没有立足之地,这种后果就是封建制造成的。难道是圣人的制度要使事情坏到这种地步吗?所以我说:“这不是圣人的本意,而是形势发展的结果。”
小提示:柳宗元《封建论》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封建论》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篇政治论文。文章对“分封制”进行了全面的历史的分析,雄辩地论证了郡县制的巨大优越性。肯定了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任何人也无力改变这一历史发展的趋势,痛斥了各种鼓吹分封制的谬论。这篇文章从理论上有力地抨击了维护分封制的谬论,打击了藩镇们的气焰,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鲜明的战斗性。全文观点明确,重点突出,结构严谨,条理清晰;既有正面论述,也讲反面教训,具有不容置辩的逻辑力量;且多用排偶句子,骈散相间,语言凝练,语气清峻。
相关诗词
-
洛中酬福建陈判官见赠
潦倒声名拥肿材,一生多故苦邅回。南宫旧籍遥相管,东洛闲门昼未开。静对道流论药石,偶逢词客与琼瑰。怪君近日文锋利,新向延平看剑来。
-
醉赠薛道封
饮酒论文四百刻,水分云隔二三年。男儿事业知公有,卖与明君直几钱。
-
送公度之福建
棠阴犹在建溪矶,此去那论是与非。
-
答刘禹锡天论书
...为未究,欲毕其言。始得之,大喜,谓有以开明吾志虑。及详读五六日,求其所以异吾说,卒不可得。其归要曰:非天预乎人也。凡子之论,乃吾《天说》传疏耳,无异道焉。谆谆佐吾言,而曰有以异,不识何以为异也。子之所以为异者,岂不以赞天之能生植也欤?夫天之能...
-
与刘禹锡论周易九六说书
...是取其过揲四分而九也。「《坤)之策一百四十有四」,曰「《坤》一爻二十四策」,则是取其过揲四分而六也。孔颖达等作《正义》,论云:九六有二义,其一者曰「阳得兼阴,阴不得兼阳」;其二者曰「老阳数九也,老阴数六也。二者皆变,《周易》以变者占」。郑玄注...
-
与韩愈论史官书
...志,岂当待人督责迫蹙然后为官守耶?又凡鬼神事,渺茫荒惑无可准,明者所不道。退之之智而犹惧于此。今学如退之,辞如退之,好议论如退之,慷慨自谓正直行行焉如退之,犹所云若是,则唐之史述其卒无可托乎!明天子贤宰相得史才如此,而又不果,甚可痛哉!退之宜...
-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二十一日,宗元白: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
-
八卦大演论
...著焉;成败行焉,逆顺兴焉。贤者识其大者、远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近者。奉之者则顺,背之者则愆,圆立者称圣,偏据者号贤。尝试论之曰:三才者,易之门户也;八卦者,易之径路也。引而伸之,终于六十四卦,天下之能事毕矣。陈而别之,极于三百八十四爻,天下之...
-
三国论
...江剑阁,作吴蜀之限;天道人谋,有三分之兆,其来尚矣。然费兴有际,崇替迭来。每览其书,何能不临卷而永怀,扶事而伊郁也。尝试论之曰:向使何进纳公业之言而不追董卓,郭汜弃文和之策而不报王允,则东京焚如之祸,关右乱麻之尸,何由而兴哉?至使乘舆蒙尘于河...
-
奉和圣制次成皋先圣擒建德之所
天命诚有集,王业初惟艰。剪商自文祖,夷项在兹山。地识斩蛇处,河临饮马间。威加昔运往,泽流今圣还。尊祖颂先烈,赓歌安用攀。绍成即我后,封岱出天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