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从军行
〔唐〕
白日登山望烽火(1),黄昏饮马(2)傍(3)交河(4)。
白天登山观望报警的烽火台,黄昏时牵马到交河边饮水。
行人(1)刁斗(2)风沙暗,公主琵琶(3)幽怨多。
风沙弥漫,一片漆黑,只听得见军中巡夜的打更声,还有那如泣如诉的幽怨的琵琶声。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旷野云雾茫茫万里不见城郭,雨雪纷纷笼罩着无边的沙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哀鸣的胡雁夜夜从空中飞过,胡人士兵也触景生情,潸然泪下。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听说玉门关已被挡住了归路,战士只有追随将军去与敌军拼命。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1)入汉家。
年年战死的尸骨埋葬于荒野,换来的只是西域葡萄送汉家。
小提示:李颀《古从军行》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古从军行》是唐代诗人李颀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以汉喻唐,借写汉武帝的开边,讽刺当时唐玄宗的开边,充满反战思想。开首先写紧张的从军生活:白日黄昏繁忙,夜里刁斗悲呛,琵琶幽怨,景象肃穆凄凉。接着渲染边陲的环境:军营所在,四顾荒野,大雪荒漠,夜雁悲鸣,一片凄冷酷寒景象。最后写如此恶劣环境,本应班师回朝,然而皇上不准;而千军万马拼死作战的结果,却只换得葡萄种子归国,足见君王之草菅人命。全诗句句蓄意,步步逼紧,最后才画龙点睛,着落主题,显出其讽刺笔力。
- 作品别称别梁锽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古诗
- 创作年代742年
创作背景
《古从军行》此诗作于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初年。诗人所歌咏的虽为历史,但是诗的内容却表达了他对唐玄宗“益事边功”的穷兵黩武开边之策的看法。
相关诗词
-
古从军行三首·其二
朝来射黄羊,驰逐出塞游。忽闻匈奴至,万骑寇幽州。被袍不及甲,肘挟双刃矛。飞身入重围,手取单于头。归来饮辕门,独耻非伐谋。
-
古从军行七首·其四
白月流银河,三五星芒寒。牛马卧草上,帐幕罗云端。镦鼓舂容鸣,众飨独鲜欢。群虏在吾目,九地攒吾肝。
-
古从军行七首·其七
大钧播万物,无言自功成。郦生掉寸舌,不智遭鼎烹。非熊为王师,饭牛惭客卿。辕门鼓角动,整驾河汉横。
-
古从军行七首·其六
郤縠敦诗书,祭遵事雅歌。非才炫空名,覆败诚不多。小范真吾师,匹马双导戈。笑拥兵十万,夜下白鹿坡。
-
古从军行七首·其五
彼虏或有人,我师岂无名。上计贵伐谋,掩袭非示征。草塞狼反顾,一水西流声。寇恂斩皇甫,余子乌足程。
-
古从军行七首·其三
大旗萧萧寒,长槊列万夫。令下簸逻鸣,铁骑分四驱。尘黄日黑惨,相视人色无。锋交血溅野,首将方援枹。
-
古从军行七首·其二
义结豪侠场,日趋燕赵风。攻城数掠地,帝赉主将功。玉带十球马,金镝双解弓。弓马分赐谁,赤脉干绿瞳。
-
从军行·其六
独行越荒溪,尸积溪流丹。四郊何萧条,惨戚秋日寒。回顾望修途,妻风集高峦。掩泪自流涕,哀郁伤朱颜。悲哉《城南》诗,古今同所叹。
-
送萧晋卿西行
...尝谈秘书阁,百二秦城锦相错。第恐羌儿或弄兵,今日始知先一著。自有龙图十万兵,请乘一障终权轻。初闻召至青油幕,袖中已草从军行。相国谋深古来少,想见智囊谈未了。贺兰鼠子不足平,底用西征出师表。凉州久苦寒烟埋,今年定见玉关开。凯旋只在春风后,趁取闲闲登吹...
-
从军行·其六
南山古陆海,耕作半流人。扰之而为贼,祸患相频仍。千里天安地,安危仗大臣。但能择守令,黄巾皆良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