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宋〕
肩舆(1)任所适,遇胜辄(2)留连。
乘坐小轿任性而往,遇到胜景便游览一番。
焚香引幽步,酌茗(1)开静筵(2)。
在寺院里焚香探幽,品尝香茗与素斋。
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
蒙蒙细雨时作时停,清幽小窗更显妍丽。
盆山(1)不见日,草木自苍然。
这里四面环山,如坐盆中,难见太阳,草木自生自长,苍然一片。
忽登最高塔(1),眼界穷大千。
登上寺内最高的塔,放眼观看大千世界。
卞峰(1)照城郭,震泽(2)浮云天。
卞山的影子映照在城郭上,太湖烟波浩渺.浮天无岸。
深沉既可喜,旷荡(1)亦所便。
像卞山这样深厚沉静当然喜欢,也喜欢太湖吞吐云天,无所不容的旷荡气度。
幽寻未云毕,墟落(1)生晚烟。
游兴还没有结束,但村落中已经出现袅袅炊烟。
归来记所历,耿耿(1)清不眠。
归来后记下今天的游历,心中挂怀无法入眠。
道人(1)亦未寝,孤灯同夜禅。
道潜也没有睡意,孤灯古佛,同参夜禅。
小提示: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是一首纪游诗,叙述了诗人与友人端午节遍游诸寺所观所感,诗中描写了湖州五月的景物,卞山的山色之佳,又传神地描绘出浮天无岸,烟波浩渺的太湖景象。之后对眼前所见的自然美景,发表了评论,说他既欣赏太湖的那种吐吸江湖、无所不容的深沉大度,又喜爱登高眺远,景象开阔的旷荡。
- 作品出处苏东坡全集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1079年5月5日
创作背景
《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这是一首纪游诗,写于元丰二年(1079)的端午节,此时作者刚到湖州不久。同游者还有“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秦观写有《同子瞻端午日游诸寺》可证。
相关诗词
-
暮春雨中阮亭先生招同诸公集善果寺得曲字
...城西隅,寺路直还曲。幽人此来往,渐与山僧熟。煮茗石幢下,石鼎轻烟覆。一花余春荣,众阴长夏绿。松深鹤唳静,竹动鸟飞速。人在一世间,光...
-
听九座钝庵禅师端午日外堂说法诗
人在尘中醉玉蒲,师于瓶里泻醍醐。传来双径清香远,唤起丛林病骨苏。炳炳毫光争日月,琅琅舌本有江湖。他年泉下相逢处,解得龙山旧事无。
-
星郎温生自上杭访余于齐昌同过端午于中洲寺佳句见示援笔属和以相印正云
...对新妆。荣衰日渐变,好丑讵容商。休认镜中影,而忘镜上光。上元如昨日,倏忽又端阳。佳人千里来,志气火昂藏。不屑晚近姿,直欲游唐皇。极厥所究竟,遐哉何能量。祇恐儒释间,歧路尚徬徨。所以我心迫,议论为之狂。举世迓能变,在我独称常。愿言衣里讨,明珠万...
-
伏日同陆华甫李惟寅李于美胡茂承朱汝修避暑普安寺得云字
清凉惟净土,坐久蔼氤氲。竹院飘苍雪,花台驻白云。欢深投辖得,歌歇绕梁闻。谁谓楼烦客,宗雷亦可群。
-
同许太仆元复文文学寿承吴山人子充黎秘书惟敬姚鸿胪元白杜舍人从殷集吴侍御约卿宅得禅字
朝回焚谏草,爱客且谈玄。高士林疑竹,清斋室似禅。襟期三径外,献纳五云边。觅酒能无厌,应挥月俸钱。
-
游灵山得生字
灵山奕奕久知名,使节来游逢兴生。海月半檐天向曙,松风万壑雨初晴。神孚帝梦当年事,诗咏皇华此日情。啸傲不知归路晚,落花香趁马蹄轻。
-
重游香林寺得游字
废刹委荒丘,重来是薄游。诗因灵辙赋,衣为大颠留。榻煖深宜晚,钟清迥得秋。细思关去住,欲别更须谋。
-
送戴仲德游秣陵得高字
烟雨积江皋,江声日夜劳。春方开浩荡,客自美游遨。六代存黄鸟,千山上白袍。古人都寂莫,转使酒杯高。
-
秋日陪曾孝廉明吾泛舟西湖晚过净慈寺得栖字
湖堤草色晚萋萋,仙侣移舟日欲西。千里客星随剑佩,一时诗句满招提。游边且订寻鸥约,归路从教信马蹄。为听云林巢倦鸟,可能无意觅幽栖。
-
游灵山得游字
元戎小队出南州,驻节名山得胜游。日转松阴连榻净,雨馀山色带烟浮。看花听鸟临风久,对酒吟诗意日留。幸际太平无个事,不妨行乐共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