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田黄雀行

两汉 曹植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高树多悲风(1),海水扬其波(2)

高高的树木不幸时常受到狂风的吹袭,平静的海面被吹得不住地波浪迭起。

利剑(1)不在掌,结友(2)何须(3)多?

宝剑虽利却不在我的手掌之中,无援助之力而结交很多朋友又有何必?

不见篱间雀,见(1)自投(2)

你没有看见篱笆上面那可怜的黄雀,为躲避凶狠的鹞却又撞进了网里。

罗家(1)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张设罗网的人见到黄雀是多么欢喜,少年见到挣扎的黄雀不由心生怜惜。

拔剑(1)罗网,黄雀得飞飞(2)

拔出利剑对着罗网用力挑去,黄雀才得以飞离那受难之地。

飞飞摩苍天(1),来下谢少年。

振展双翅直飞上苍茫的高空,获救的黄雀又飞来向少年表示谢意。

小提示:曹植《野田黄雀行》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野田黄雀行》是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的诗作。建安二十五年(220)曹丕继位掌权,杀了曹植的至交丁仪、丁廙,曹植却无力相救。《野田黄雀行》反映的是对朋友被残害的同情和自己的内心苦痛。此诗通过黄雀投罗的比喻,抒写朋友遭难而无力援救的愤慨,塑造了一个解救受难者的少年侠士的形象,寄寓诗人的理想和反抗情绪。全诗意象高古,语言警策,急于有为的壮烈情怀跃然纸上。

创作背景

《野田黄雀行》此诗为曹植后期作品,大约写于黄初元年(220)。史载,建安二十四年(219),曹操借故杀了曹植亲信杨修;次年曹丕继位,又杀了曹植知友丁氏兄弟。曹植身处动辄得咎的逆境,无力救助友人,深感愤忿,内心十分痛苦,只能写诗寄意。他苦于手中无权柄,故而在诗中塑造了一位“拔剑捎罗网”、拯救无辜者的少年侠士,借以表达自己的心曲。

曹植

曹植

三国时期文学家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子,曹丕弟。封陈王,谥曰思,故世称陈思王。自称“生乎乱,长乎军”。天资聪颖,才思敏捷,深得曹操赏爱,几乎被立为太子,终因“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而失宠。其创作以建安二十五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诗歌主要是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负,后期诗歌主要是表达由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他是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为建安文学中成就最高者。宋人辑有《曹子建集》,今又有《曹植集校注》。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