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一日夜且半梦从大驾亲征尽复汉唐故地
〔宋〕
天宝(1)胡兵(2)陷两京(3),北庭安西(4)无汉营(5)。
天宝年间安禄山攻陷了洛阳长安,北庭安西都被敌人侵占。
五百年(1)间置不问,圣主(2)下诏初亲征。
五百年来土地丧失无人过问,今日里圣明的皇上亲自征战。
熊罴(1)百万从銮驾(2),故地(3)不劳传檄(4)下。
百万猛士跟随皇帝的车驾前进,用不着传下檄文故土纷纷归顺。
筑城绝塞(1)进新图(2),排仗(3)行宫宣大赦(4)。
遥远的边塞筑起城墙划入版图,行宫里排列仪仗宣读大赦的诏文。
冈峦极目汉山川,文书初用淳熙(1)年。
极目远望都是宋朝的河山,发布文书开始用淳熙纪年。
驾前六军(1)错(2)锦锈,秋风鼓角声满天。
庆功大典的将士穿着彩色的战袍,秋风里军乐奏起鼓角震天。
苜蓿峰(1)前尽亭障(2),平安火(3)在交河(4)上。
苜蓿峰前都是哨亭堡垒,交河上的烽火报告着平安。
凉州女儿满高楼,梳头已学京都(1)样。
高楼上满是凉州的少女,连梳头的样式也学着京都的打扮。
小提示:陆游《五月十一日夜且半梦从大驾亲征尽复汉唐故地》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五月十一日夜且半梦从大驾亲征尽复汉唐故地》是南宋诗人陆游所作的诗歌之一。诗人以纪梦的形式,描述了宋王朝成功收复西域的汉唐故地后,国家强盛统一、边疆安定祥和的场面,从而抒发了诗人崇高的理想追求和爱国主义情怀。
- 作品出处剑南诗稿
- 文学体裁歌行体
- 创作年代南宋
创作背景
《五月十一日夜且半梦从大驾亲征尽复汉唐故地》这首诗创作于南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年),作者陆游已五十六岁,在江西抚州任职。当时,宋金对峙的局面已大体固定下来,而陆游则终身以驱逐胡虏、光复中原为己任。
相关诗词
-
五月十一日见姑米山
三日天风便,遥看姑米山。五峰排水面,一线出云间。远目真空阔,狂涛若等闲。舟人齐举首,惊喜破愁颜。
-
五月十一日梦中得首联十字次日剑昙至自京师因续成以赠即送其通判岭西
当筵星斗直,俯瞰大河秋。何处青枫馆,相思红叶楼。人天两携手,杯酒话从头。万里严关路,因君怀旧游。
-
八月十一日夜梦子贞梦中知其为梦也日不可不记以诗诗成十六句而觉复作四句足之
与君别三月,何日不相思。此夕忽见梦,执手难为怀。仿佛出门日,当君别母时。扰扰送行客,我独不胜悲。感君陡屺念,触我蒿莪私。回头复相慰,岁腊行将归。归来好书卷,文字光陆离。鳞鳞积几案,温酒共读之。梦回月满室,诗力仍未疲。映月索纸笔,写此梦中诗。
-
十月十一日夜雪有感二首·其一
每凭鱼雁问平安,一纸书回带泪看。最是夜深成独坐,白云南望雪漫漫。
-
十月十一日夜雪有感二首·其二
白云南望雪漫漫,遥想亲闱夜正寒。安得西风生两翼,一樽春酒奉清欢。
-
五月十一日梧州大水,避居城楼
百尺楼头卧,楼高接大荒。江波何浩浩,天意竟茫茫。派溯牂牁远,流归渤澥长。所嗟四渎外,疏凿远难详。
-
八月十一日夜坐月
风壑消群籁,月明清露漙。无言重捲幔,危坐一凭阑。秋水乾坤白,冰壶草木寒。百年疏鬓影,回首却愁看。
-
同范智闻五月十四日夜赏月
微风净郊原,暮色含清夏。层巅月欲上,烱烱木叶罅。丰姿一发亏,爽气千毫射。流光不著地,黄抹溪西舍。翩然释峤飞,云浪鳞鳞化。常恐螺髻青,失此骊珠挂。奇观天所吝,老眼得屡借。不嫌神太清,跣立高梧下。故人肯留连,一笑偶良夜。浊醪勿虚杯,庭缟醉可藉。
-
五月十一日王世赏侍讲西园晚酌即席限韵一首
花底清飔醒醉颜,城头落照尚忘还。便须觞咏从今日,未必林泉胜此间。绿醑浮春倾北海,翠屏宜晚对西山。心惊远道青骢骑,梦入中垣白鹭班。
-
五月十一日晚坐纳凉漫书
小楼阛阓中,炎日如火炽。偶兹西窗雨,开襟涤烦思。晚色兼新凉,随风一时至。须臾雨脚收,眼界益清媚。九陌尘尽消,城阙郁苍翠。玉河蒲苇森,琼岛烟霞䆳。坐久渐昏黑,片月忽照地。呼儿具杯酒,涓滴辄已醉。幽景方自适,外物皆可弃。却笑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