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曲·山亭逸兴
〔元〕
嵯峨(1)峰顶移家住,是个不唧溜(2)樵父。烂柯(3)时树老无花,叶叶枝枝风雨。故人曾唤我归来,却道不如休去。指门前万叠云山,是不费青蚨(4)买处。
家搬到嵯峨的峰巅居住,是一个并不地道的山野樵夫,每日里与围棋为伍。相伴的是不开花的千年老树,风雨摧折枝叶扶疏。老朋友曾劝我再回归宦海,我说那里远远不如我这山居。你看这门前万叠青翠山峦和满空缤纷彩云,是不要花钱买的最的美的住处。
小提示:冯子振《鹦鹉曲·山亭逸兴》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鹦鹉曲·山亭逸兴》是元代散曲家冯子振所创作一篇散曲。这是一首淡泊名利,追求归园田居、返璞归真生活境界的曲文。这篇散曲前部分作者自嘲的是一介不聪明的樵夫,所以移居到了山间;后半部分作者道出了自己的志向:即便有朋友劝自己出山,他也会坚持说,山居固然清苦,但回到朝廷则痛苦更多。这篇散曲语言简洁,典故的运用非常巧妙。
- 作品出处全元散曲
- 文学体裁散曲
- 文学韵律正宫
- 创作年代元代
创作背景
大德六年(1302年)冬,冯子振留寓京城,与几位朋友在酒楼听歌妇女御园秀演唱白贲的《鹦鹉曲》:“侬家鹦鹉洲边住,是个不识字渔父。浪花中一叶扁舟,睡煞江南烟雨。觉来时满眼青山,抖擞绿蓑归去。算从前错怨天公,甚也不安排我处。”曲辞优美,旋律动人,只可惜没有人能够和韵作新辞,因为这支曲子的韵律要求很严。冯子振一时兴发,按原韵和作三十八首,即景生情,抒怀写志,登临感兴,吊古伤时,笔锋所及,顷刻成篇而不失韵律,其胸中才气,笔底波澜,为古今所罕见。《鹦鹉曲·山亭逸兴》此首乃发笔第一篇。
相关诗词
-
鹦鹉曲·处士虚名
高人谁恋朝中住。自古便有个巢父。子陵滩钓得虚名,几度桐江春雨。睡神仙别有陈抟,拂袖华山归去。漫纷纷少室终南,怎不是神仙隐处。
-
鹦鹉曲·四皓屏
张良更姓记桥住。夜待旦遇个师父。一编书不为封留,字字咸阳膏雨。借箸筹灭项兴刘,到底学神仙去。待商山西皓还山,再不恋人间险处。
-
鹦鹉曲·忆难鸣山旧游
鸡鸣山下荒丘住。客吊古问驿亭父。几何年野屋丛祠,灭没犁烟锄雨。默寻思半晌无言,逆旅又催人去。指峰前代好磨笄,是血泪当时洒处。
-
鹦鹉曲·忆西湖
吴侬生长西湖住。舣画舫听棹歌父。苏堤万柳春残,曲院风荷番雨。草萋萋一道腰裙,软绿断桥斜去。判兴亡说向林逋,醉梅屋梅梢偃处。
-
鹦鹉曲·城南秋思
新凉时节城南住,灯火诵鲁国尼父。到秋来宋玉生悲,不赋高唐云雨。一声声只在芭蕉,断送别离人去。甚河桥柳树全疏,恨正在长亭短处。
-
又登碧云亭感怀三十首·其六
晚上危亭逸兴多,却寻小艇下烟波。酒狂聊作碧筒饮,折尽花间几柄荷。
-
范兰亭索赠限梅岑送潘问奇原韵·其二
林园寂历绕烟洲,岸帻披襟出世求。苍竹吟风栖老鹤,玉箫吹月下高楼。人间谁是青云侣,天上空怀紫府游。自我溪山乘逸兴,应抛丹鼎共渔舟。
-
鹦鹉曲·偶记北乐府咏渔父鹦鹉曲又名黑漆努晁无咎赓和甚多惜未及樵耕牧因次韵足成四首·其二
侬家五柳庄前住。是个没牵挂耕父。趁春忙、短笠轻蓑,耕破一犁春雨。到閒时、浊酒频篘,一任邻翁来去。醉磨跎、携个青藜,刚走到、云山深处。
-
鹦鹉曲·题玉关杨柳图
玉关杨柳春风度。征夫莫被閒人误。湖湘子弟满天山,处处英雄儿女。枝头杜宇彻宵啼,说道不如归去。将军犹指戍楼烟,此是我、菟裘老处。
-
鹦鹉曲·偶记北乐府咏渔父鹦鹉曲又名黑漆努晁无咎赓和甚多惜未及樵耕牧因次韵足成四首·其一·次韵咏樵耕牧
侬家少室山中住。是个半鹘突樵父。蹑苍苔、穿遍疏林,担上横挑风雨。倦来时、藉草观棋,柯烂不知回去。有幽人、要觅行踪,试听我、歌声起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