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
〔先秦〕
子(1)曰:“学而时习(2)之,不亦说乎(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4),不亦君子(1)乎?”《学而》
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曾子曰:“吾日三省(1)吾身:为人谋(2)而不忠(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5)不习乎?”《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子曰:“吾十有五(1)而志于学,三十而立(2),四十而不惑(3),五十而知天命(4),六十而耳顺(5),七十而从心所欲(6),不逾矩。”《为政》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1),思而不学则殆(2)。”《为政》
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望文生义,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1)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2)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子曰:“知之(1)者(2)不如好(3)之(1)者(2),好(3)之(1)者(2)不如乐(4)之(1)者(2)。”《雍也》
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子曰:“饭疏食,饮水(1),曲肱(2)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3)我如浮云。”《述而》
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择其善者(2)而从之,其不善者(2)而改之。”《述而》
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子在川上曰:“逝(1)者如斯夫(2),不舍昼夜。”《子罕》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 日夜不停。”
子曰:“三军(1)可夺(2)帅也, 匹夫不可夺(2)志也。”《子罕》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1),切问而近思(2),仁(3)在其中矣。”《子张》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小提示:《论语十二章》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论语》十二章,是指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新版)为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教材“部编版”教材,分为六三制七年级上册和五四制七年级上册,课本上的十二章论语,其中多为孔子的言行,一部分是孔子弟子的言行。《论语》是记载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选自《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所选的十二章语录是孔子及其弟子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的经典论述,都是蕴含着精深哲理的名言警句。
一则,就是《论语》中的一章,其中第一,二则见于《学而》篇,第三、四、五则见于《为政》篇,第六,七则见于《雍也》篇,第八,九则见于《述而》篇,第十,十一则见于《子罕》,第十二则见于《子张》,其内容都与学习和为人处事有关,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相关诗词
-
别离情所钟十二章章四句送定叟弟之官严陵·其五
别驾亦何事,休戚理则同。但使民受惠,无论别驾功。
-
杂兴三十九首·其三十二
太冲十年功,仅了三都赋。藩溷着纸笔,欲以疏吾句。文章流至是,已失古人步。喜怒哀乐情,一发中韶濩。不见风雅篇,岂效女功蠹。
-
山北纪行十二章章八句·其十二
明晨江矶寺,尊酒聊对设。孰是十日游,遽成千里别。英僚树嘉政,素友厉孤节。努力莫相忘,清宵共明月。
-
山北纪行十二章章八句·其九
以兹游览富,翻令怀抱伤。谁哉可告语,举俗昏且狂。乾坤有真心,日月垂休光。茫茫宇宙内,此柄孰主张。
-
山北纪行十二章章八句·其一
祗役庐山阳,矫首庐山阴。云峰不可觌,碧涧何由寻。昨朝解印章,结友同窥临。尽彼岩壑胜,满兹仁知心。
-
禽虫十二章·其四
蚕老茧成不庇身,蜂饥蜜熟属他人。须知年老忧家者,恐是二虫虚苦辛。
-
老子(高中课文)
...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第二十二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
-
采菱曲十二章·其十二
十年声动大长秋,一笑如花越水头。为有薛家红线在,何须重上木兰舟。
-
偈五十三首·其五十二
古佛有通津,当阳亘古今。悬崖能撒手,一语直千金。
-
慈云十咏·其六·薝卜林
薝卜花开玉朵攒,清香满室似旃檀。五千馀卷都披却,四十二章宁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