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曲二首·其二
〔唐〕
汉家(1)旌帜(2)满阴山(3),不遣(4)胡儿(5)匹马还(6)。
我巍巍大唐的猎猎旌旗在阴山飘扬,突厥胡人胆敢来犯定叫他有来无还。
愿得(1)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2)。
作为子民我愿以此身终生报效国家,大丈夫建功立业何须活着返回家园。
小提示: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塞上曲二首》是唐代诗人戴叔伦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第二首诗用到了西汉班超的典故。班超三十年驻使西域,为国家民族鞠躬尽瘁,老而思乡求返,本无可咎。但以戴叔伦之见,班超的爱国主义还是不够彻底, 他不应想着“生入玉门关”,而是要以必死信念战胜胡兵,报国靖边以宁。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创作年代唐代
创作背景
《塞上曲二首》这组诗可能是唐代宗大历五年(770)春后戴叔伦居长安时所作。唐代自安史之乱后,国力衰减,边疆少数民族统治者见有机可乘,便频繁发动对唐朝的入侵,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中唐代宗、德宗年间,这种侵扰更加猖獗。因此,不少有志之士主张痛击侵略者,誓死报国。这组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出来的。
相关诗词
-
塞下曲四首·其二
北海阴风动地来,明君祠上望龙堆。髑髅皆是长城卒,日暮沙场飞作灰。
-
塞上曲二首·其一
军门频纳受降书,一剑横行万里馀。汉祖谩夸娄敬策,却将公主嫁单于。
-
塞上曲五首·其二
杂沓毡车百辆多,五更冲雪渡滦河。当辕老妪行程惯,倚岸敲冰饮橐驼。
-
塞上曲四首·其二
将军许国不怀归,又见桑干木叶飞。要识君王念征戍,新秋已报赐冬衣。
-
古塞上曲七首·其二
中军杀白马,白日祭苍苍。号变旗幡乱,鼙乾草木黄。朔云含冻雨,枯骨放妖光。故国今何处,参差近鬼方。
-
忆远曲二首·其二
欲倩秋来雁,传书塞上飞。边庭春不暖,切莫解寒衣。
-
塞上曲八首·其二
紫电花骢白玉鞭,远从都护出居延。清秋不辨龙城色,一片黄云瀚海前。
-
塞上曲二首·其一
龙沙近接古檀州,多少从军倚戍楼。寒夜不堪愁绝处,西山片月挂城头。
-
塞上曲三首·其二
复有黄花高插天,烽火不动龙庭烟。岂为王公曾设险,亦知将士会忧边。
-
古塞上曲七首·其二
土营沙寨半荒塘,漠漠平川暗夕阳。笑杀公孙为布被,有何绣幕障边疆。